上半年有160天“重庆蓝” 这群“蓝天战士”功不可没
△蓝天白云下的主城
截至6月30日,重庆市优良空气质量天数160天,同比增加3天;其中优53天,同比增加6天;无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为近年来最多。
预报预警、联防联控、科技助力……160个“重庆蓝”背后,是一群“蓝天人”日“争”夜“抢”,全力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付出。
一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空气质量相关工作,要求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达到300天以上,年初即制定了一系列目标任务,分解下达至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区县。
其中,作为蓝天保卫战“主力军”的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今年继续落实“四控两增”措施,按八大类70条2000余项工程项目和管理措施,对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打表推进,突出交通、工业、生活、扬尘大气污染治理,增强监管和科研能力,切实做到工作要细、措施要准、参与要全、行动要快,通过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改善全市空气质量。
预报先行
“蓝天人”的一天从数值开始
全力争抢每一个蓝天,离不开空气质量预报,“蓝天人”的一天从空气质量的一串数据指标开始。AQI、首要污染物、浓度、累积优良天数、超标天数,空气质量预测……这些数据分分秒秒都让他们牵肠挂肚。
每天上午9点、下午2点,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都要与市气象台会商,讨论未来三天天气形势、气象扩散条件,并形成未来三天的空气质量预报结论。
“各区县、各部门将参考空气质量预报结论,在气象条件不利时,加强污染源控制措施。”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预报员陈思介绍,一年365天,会商从不间断,空气质量预报准时更新。重污染天气时,将启动加密会商,会商频次增多,空气质量预报实时更新,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每天的预报情况会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每一个“蓝天人”的手机上,他们将以此作为一天工作的起始。
联防联控
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重庆蓝天攻坚二十四小时群”里,一旦有问题交办,各区县蓝天办会收到回复。记者注意到,“重庆蓝天攻坚二十四小时群”有200多人,由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区县、镇街工作人员组成,他们组成了蓝天保卫战的主力军。
“加强区县、部门的联防联控,特别是在污染源临界超标、超标天气时强化预警调度和污染应对,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徐伟介绍,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围绕交通、扬尘、工业和生活污染四个方面,督促指导各区县政府和有关单位落实大气污染各项防治任务和措施,全力攻坚。
科技助力
走航监测实时掌握VOCs排放浓度
王晓宸是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员,自市生态环境局启用走航车后,他就成为了一名“跟车员”。
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治工作备受关注。今年初,作为大气污染源监测“技防”的新秀,“大气环境移动监测车”正式在重庆启用,这辆走航监测车借助风速风向、采样管仪器,通过移动扫描的方式,快速锁定污染源,实现“边走边查”,为空气质量做“体检”。
王晓宸说,走航车上的监测设备主要为VOCs飞行时间质谱仪,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完成采用分析,能够达到秒级分析,每5秒可出一个监测数据,电脑屏幕实时绘制有机废气污染物图表峰值,给空气质量监测提供精准参考和依据。
据介绍,走航车对工业园区、居民集中的生活区、教育区、商业区等环境敏感点进行监测。王晓宸说,根据走航车上的实时数据,当发现高值点位时,需要就近找到疑似污染点位,将数据移交给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并通知相关区县蓝天办对周边进行排查核实,检查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及时维护,监测人员及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
蹲点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为环境执法提供依据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共执法监测企业369家。这些数据背后,是环境监测人员一个一个点位、蹲点监测的步伐。
对于监测人员来说,每天的线路和分组都是提前规划好的,每天早上带上调试好的设备,就驱车前往监测点位蹲点监测,一个点位一蹲就是近3个小时。对污染源企业的监测这块,在化工企业的园区里,烟囱少则一个多则数个,高低不一。“甭管你是恐高还是什么,硬着头皮爬上两次烟囱,就全都克服了。”一位监测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据监测中心业务发展科科长李晓介绍,最辛苦的要数重金属加工企业和垃圾废物处理企业的监测,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监测人员也必须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一个点位下来,汗湿重衣。
李晓告诉记者,夏季VOC排放企业加密监测和冬季颗粒物排放加密监测每年超500家次,同时组织巡查组对各区县蓝天行动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高效地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改善空气质量的环保降尘雾炮机
新闻多一点>>
打好蓝天保卫战 各区县出奇招
两江新区
针对施工现场易出现扬尘等环境问题,两江新区充分利用“智慧工地”现代智能信息平台加强预警预报,通过采集的PM2.5、PM10、噪音等相关环境数据,实现与当日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比对,超标时进行预警,推送至现场管理人员及建设主管部门监督人员,并与施工现场降尘喷淋设施智能联动,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
该区在推行的“智慧工地”基础上,对20个重点工地和道路实施扬尘在线监控,实现实时监管、自动识别、自动报警,为及时处置扬尘污染行为提供科技支撑。
截至6月底,该区蓝天办开展扬尘巡查55次,对34个扬尘污染行为进行了通报查处,建设、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对57个工地、143台运渣车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北碚区
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网格化
“紫云台监控点位发现一处裸土未覆盖,请出动无人机巡查核实。”“巡查发现禹州雍锦府大片裸土未覆盖,已通知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置。”
坐在北碚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指挥中心办公室,就能完成上述指令。几分钟后,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就看到了该工地已开始对裸土进行覆盖作业。
2018年,北碚区生态环境局构建“智慧蓝天”工程,在全市率先建成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覆盖全区17个街镇,共设置600余名网格员,投用129套空气质量监测预警标准站、微观站、视频观察站、专项监测站,做到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实时掌握趋势。
截至7月24日,该区蓝天办出动人员3200余人次,巡查检查工地800余次,工业企业400余家次,运渣车6000余辆,堆场100余次,餐饮企业1500余家次,加油站120余次,路检车辆5055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