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功——重庆市璧山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纪实
16.03.2016 20:54
本文来源: 气象
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璧山区近年来探索形成了气象工作三级政府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五级预警信息发布、传递管理模式,农村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得以有效弥补的同时,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事也更加坚固。
网格化管理点亮城市防灾减灾
2016年3月8日,璧山区迎来了一次强降温降雨天气过程,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建议迅速得以广泛传播。区应急办副主任张光汉说:“这主要得益于气象工作三级政府化管理架构和五级预警信息发布、传递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在璧山区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当地建立起了区政府有管理机构、镇街有气象服务机构、村居委有执行机构的气象工作三级政府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并构建起了“区-镇街-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农民(居民)”五级预警信息发布、传递管理模式。一旦有预警信息发布,从政府部署防御,到部门联动应对,再到社会主动响应这一套防灾减灾机制就会高效运作。
在璧山区城中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综合治理专干胡新忠打开了璧山区气象信息网,看了璧山区未来3天的天气预报。他介绍说:“我每天都要查看天气,比如3月7日,我们站里所有信息员在收到了强降温降雨预报预警信息后,就到自己负责的点上,通知居民注意安全防范。”
在城中社区、兴隆社区等社区早已建成标准化气象信息服务站,居民可以通过社区里的电子显示屏,随时观看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社区建成了社区-小区-楼栋三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区级统一发布预警信息,社区接到信息后迅速响应,通过点对点的服务,将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每一位居民。同时,由区政府出资,当地每个小区还组建起了一支气象信息传播队伍,并不定期举行培训,真正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集约化建设助推城市防灾减灾
如何解决气象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璧山区气象局有实招。
“22日夜间,全区普降中到大雪,预计降雪天气仍将持续。我区低温雨雪天气将持续到24日,最低气温将降至-3℃左右······”1月21日,家住城中社区的龚文碧、罗才圣正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手机里不约而同的传来了这样一条信息。
“哟,是天气预报,说是今天晚上有雪。”
“是呀,说道路有可能要结冰呢,咱们先回去吧,要去通知另外两家人。”
龚文碧和罗才圣口中的另外两家人是谁呢?
“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为基础,我局以每3户居民为一个单位,设立一个电话联系点,接受到信息的人需要将预警信息告知另外两户居民,这样就可以确保信息传达到每个居民。”璧山区气象局局长徐之华如是说。
三户一家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递模式,在有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通讯网络资源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扩大了信息发布覆盖面。一位领导在璧山局调研工作时说到,这不仅是突破了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甚至解决了“最后30米”的问题。
璧山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秉承“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理念进行建设。平台以“永川模式”为标准,形成了1个区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1个部门分中心、15 个镇街和187 个村居工作站的覆盖全区镇街村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在这里,大数据是必备,数据库中集成了气象数据、部门共享资源、服务对象信息等海量资源,其中服务对象信息就涵盖了党政事业单位、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学校等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三户一家的气象信息直接服务对象也达到了5万余人。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也高度集约整合,利用平台可以实现对电视、手机、广播、网络、微信、微博、电子显示屏、大喇叭、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的一键式发布。
“青山美美,绿水美美,芳草树儿翠,梦里的小而美……”这是华语词坛泰斗庄奴联袂古月为璧山量身创作的歌曲《小而美》的歌词。徐之华说:“生活在这‘小而美’之城,见证了她的日新月异,你更愿用心去呵护她的美丽。璧山区气象局将以现代化思维,在大数据与信息化的海洋努力前行,并用心构筑每个灾害防御格点,串联起防灾减灾大防线。”
本文来源: 气象
16.03.2016 20:54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记者 李勇 张桂林 李松
扎根巴渝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