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空气污染为何加重? 环境气象专家说成因讲防护

21.12.2018  12:14

近日,重庆主城街头,少数市民佩戴口罩出行。就此,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因担心空气污染影响健康是主要原因。

空气质量真的不容乐观?佩戴口罩有用吗?在污染天气下还有什么其他防护办法?

市民佩戴口罩出行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气象局、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有关专家。

正在经历一轮持续污染

蒋昌潭 /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

12月15日以来,我市经历了今年秋冬季以来污染时间最长、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一轮持续污染过程。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出现4天轻度污染,1天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

主城区污染分布整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主城南面大部分测点实时空气质量均达到重度污染,其中九龙坡区白市驿、大渡口区新山村,以及南岸区茶园、南坪等测点污染相对较重。

从全国形势来看,本轮污染过程呈现区域性污染特征。近日来,我市周边的陕西、四川、湖北等省份大部城市都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过程;特别是成渝城市群出现较大范围的空气污染,截止20日10时,周边城市实时AQI(空气质量指数)最大值分别为:成都(222)、广安(206)、巴中(214)、达州(257)、泸州(224)、宜宾(216),均达到重度污染。

晨间大雾天气

不利气象条件导致污染

陈道劲/ 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 :

根据气象采集数据分析,12中旬,大气环境容量急剧压缩,成为我市空气污染频发的重要诱因。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受北部秦岭大巴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常常难以进入,盆地天气可长时间处于“静稳”状态;近期,地面风速小于1.5米/秒的占比高达87%,降水量弱,且“逆温”现象突出,不利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稀释;此外,我市空气湿度大,早上多雾,加剧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近日市气象台就发布了1期大雾橙色预警和3期大雾黄色预警。

在这种不利气象条件下,即使污染物排放量与其他季节基本相同,也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重。近年来,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重庆都有类似气象条件出现。

市民佩戴口罩出行

人人减少排污积极防护

李振亮 /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除了不利气象条件这个外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内因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雾霾污染来源,既包括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也包括各类污染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重庆主城区细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以及生活污染,是我市PM2.5浓度增加的主要来源。

为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市强化“四控两增”,针对性地控制交通源、工业源、扬尘和生活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并在秋冬季采取重污染企业错峰生产和对污染天气采取应急响应等措施,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在同样不利的气象条件下,相较过去三年同期,今年入秋以来污染程度明显降低。

雾天的建筑工地

就污染天气下如何做好防护,李振亮建议:一是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空气净化装置。二是室外工作、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缩短室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倡导大家尽量选择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共同保护美好蓝天。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黄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