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 产业注入硬核力量
2019年10月22日,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智能车间里机器人正在作业。通讯员 陈仕川 摄
关键词 发展
重庆日报消息,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是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和任务,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近年来,重庆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把握统筹谋划,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19年12月31日,该年度最后一个工作日,重庆空气质量优良。
同一天,长江边,奉节县安坪镇三坨村村民毕明刚,忙着采摘自家果园丰收的脐橙,准备派送发货;
两江新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工人张健,看着20多台机器人挥动手臂,灵活地焊接卡车,而他只需在一旁轻松“监工”……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升级。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含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重庆发展的主旋律。
植入“智能因子”
走进重庆小康动力公司智能工厂,令人眼前一亮——
无人驾驶的20台智能物料小车,搬运着各类物料,穿梭于厂房内外,其停车精度为5毫米,比人工操作更精准。
如今,这样的智能化场景在重庆企业已是常态。其背后“推手”,是一场新旧动能大转换。
2018年初,《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提出创新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并大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产业。
从“制造”到“智造”,两年来,一大批传统企业在智能化创新浪潮中完成转型升级——据市经济信息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280个,带动企业技改投资大幅上升,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40%。
当重庆这一老工业基地“加持”智能化,释放出强大的城市“磁吸力”。
紫光、华为、阿里、腾讯……一大批智能企业接踵来渝落户,由芯片、液晶面板、智能终端、核心零部件、物联网组成的“芯屏器核网”正在补链成群——来自市科技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重庆科技型企业达到15029家、较2018年底增长36.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62家、较2018年底增长61.06%。
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再次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宣示,而是重庆对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当前,重庆智能产业企业超过3000家,智能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形成,特别是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智博会,已在全市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共识。
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重庆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2.1%和11.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8.3%,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同比增长18.5%。
淘汰落后产能
设立负面清单夯实绿色本底
2019年8月11日,梁平区屏锦镇新桥社区,重庆瑞海竹艺有限公司编织车间工人在编织仿古灯笼。梁平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关停了污染严重的企业60多家。特约摄影 刘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为此,曾以重工业立市的重庆,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努力调整产业结构。
2018年11月底,矗立在万州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近20年的重庆三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厂房,被全数拆除。
这家邻近长江边的化工企业,一度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存在污染隐患,最终被叫停并进行了搬迁改造。
万州区处于三峡库区腹地,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责任尤其重大。近年来,万州未新增1家化工企业,并对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全数实施了关停。
地处万州下游的云阳县,同样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两年前,云阳有望招商引进一个投资50亿元、年产值100亿元的项目,此前已跟进了8年,但由于项目环保不过关,最终被云阳放弃。
不仅如此,云阳还设立了产业负面清单和禁投清单,划定投资开发禁止区域,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户,同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不符合环保政策及产能过剩行业的7家水泥企业、20家砖瓦窑企业和42家煤矿实施关停退出。
2019年年底,重庆市政府再发文,成立“重庆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工作领导小组”,严把市场准入关。
据统计,最近4年,重庆累计关闭249户落后产能烧结砖瓦企业,关闭退出43户钢铁企业,去除钢铁产能817万吨,去除煤炭行业过剩产能2435万吨、水泥过剩产能245万吨。目前,全市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已全部淘汰。
做强绿色产业
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018年6月23日,巫山县曲尺乡,脆李丰收。李中华 摄
“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2019年11月22日,巫山红叶节如期而至。巫山县建平乡黄岩村村民王标笑得合不拢嘴:“去年我开农家乐,收入30多万元,今年肯定更高。”
“过去,巫山没有大产业,经济支柱主要是煤矿。”巫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巫山深入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县32个煤矿全部关闭,转而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
如今,巫山旅游业对全县GDP的综合贡献率达25%以上,脆李种植规模达到22万亩,数万名返乡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巴渝大地,一大批新兴的绿色产业正在崛起。
奉节,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3.5万亩,书写了一颗树从“养活30万人”到“致富30万人”的产业奇迹;
丰都,围绕肉牛产业链配齐生态链,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秀山,从过去的“一锰独大”,到“四大绿色产业”齐头并进;
巫溪,建设全国知名生态人文旅游目的地,红池坝“云中花海”“西流溪湿地”吸引了八方游客观光游览。
……
与此同时,围绕绿色循环经济,重庆环保产业发展迅猛。
在梁平,过去被居民拾去当柴火的木质废家具、竹木边角料,如今被回收后制作成木门窗,行业年产值近4000万元。
在彭水,新落户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循环利用项目,可每年为全市节约耕地200多亩。
数据显示,近年来,重庆环保产业年增速达到20%左右,2019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近110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1300亿元,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既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又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重庆通过做强绿色产业,让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如今,行走在重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18年7月27日,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线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记者 卢越 摄
数读>>
15029家
2019年前三季度,重庆科技型企业达到15029家、较2018年底增长36.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62家、较2018年底增长61.06%。
增速12.1%
2019年前三季度,重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2.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1.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8.3%,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同比增长18.5%。
2435万吨
最近4年,重庆累计关闭249户落后产能烧结砖瓦企业,关闭退出43户钢铁企业,去除钢铁产能817万吨,去除煤炭行业过剩产能2435万吨、水泥过剩产能245万吨。目前,全市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已全部淘汰。
1100亿元
近年来,重庆环保产业年增速达到20%左右,2019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近110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1300亿元,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重庆日报记者 曾立 夏元
原标题: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丨动能转换 产业注入硬核力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