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凝聚力量助学扶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重庆扶贫专报》第2期)
深化脱贫攻坚以来,市总工会围绕全市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在万州、黔江、城口等14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区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2018年以来,共提供社会实践岗位547个,涉及区县职工服务中心、区县行业工会、乡镇(街道)工会、工业园区工会、企(事)业单位工会313个,参加大学生534名,发放助学资金202万元,进一步促进全市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助学帮扶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成立建档立卡子女上学难问题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确定活动方案,明确帮扶方式由原来的“现金资助”转为“助学就业支助”模式,进一步助推贫困区县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
二是明确帮扶对象,层层细化责任落实措施。明确贫困家庭中在读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当年高考录取的准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帮扶对象,通过向贫困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锻炼岗位、支付相应劳动报酬的方式,对其进行助学就业支助。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专项工作档案,规范有序推进活动开展。组织召开有关地方“助学成才”支助活动座谈会,统一思想,落实地方工会主体责任、用人单位用工责任,对活动进行层层动员部署。
三是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解困脱贫成效。充分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专项经费,及时拨付有关地方。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对工作推进落实不力、活动开展效果不好、助学资金发放不到位、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的进行通报。要求相关区县全覆盖走访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宣传解困脱困有关政策、介绍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情况,在充分尊重贫困家庭及子女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支助活动。对拟参加社会实践支助活动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签订岗位职责协议、保密协议。岗位安排上,将大学生所学专业、个人意愿、居住地等情况结合纳入参考因素,安排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区县总工会与用人单位联合对大学生实践工作进行考核,形成工作鉴定表存档备查。按照“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三种计薪模式和标准,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参加社会实践支助活动大学生的劳动报酬,每名大学生获得月均工资2700元。(根据市总工会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