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突出五项重点稳步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

23.03.2017  00:01
      自被市林业局确定为全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武隆区结合市林业局明确的五项内容作为试验区建设重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创新旅游林区经营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进林业改革,第一个以区县党委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创新森林建设保护机制的意见》,全新建立完备的森林培育机制、严格的森林保护机制、开放的森林利用机制、强力的森林保障机制。二是探索建立林权流转机制。完善《武隆区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创新公益林和商品林互调制度,探索集体林地承包有偿退出机制。2006年至今,武隆区共办理森林资源流转登记70宗,流转面积9.7万亩,流转金额3689万元,流转均价380元/亩。三是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全方位支持林业抵押融资、贷款业务,推动建立林地经营权,商品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林下经济预期收益等可质押、担保机制。2010年至今,我区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登记112宗,抵押林地面积16.3万亩,抵押贷款金额5.53亿元。四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形成以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着眼市场需求、面向市场生产、适应市场竞争、充满内在活力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区林业企业达到36家,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大户、森林人家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68家。五是着力示范点打造。以林改工作与扶贫工作充分融合为切入点,在市林业局对口扶贫的火炉镇万峰村打造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点。全村11个农业社的625户农户将6500亩林权以入股的形式流转给农业社,由村上成立1个专业合作社,各农业社再将林权入股到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一亩林权折抵一股股权,利润50%用于扩大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30%用于兑现给农户、20%用于各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合作社以每年10元/亩的价格对农户流转的林地进行风险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