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设亿元基金 等待创客来创新
重磅
重庆晨报特派记者 任明勇 刘波 李晟 北京报道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这是‘创客’这个新名词,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注意到,今年政府报告中“创业”出现了13次,“创新”出现了37次,均为10年来最高。
而我市将从政策、金融、人才等各方面为创客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创客最重要的标志是掌握了自生产工具,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追求美好生活
汤宗伟代表。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创客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
搭窝
为创客营造创新创业的空间
“‘创客’被赋予了‘创业’和‘创新’双重含义。随着经济增速的整体放缓,近年来,我国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反而不断创新高,城市新增就业人数亟待提升。双重压力下,以灵活就业、创新创业为重要特征的‘创客’群体应运而生。”汤宗伟说,作为国家定位的长江上游的创新中心,两江新区致力于创新驱动发展,依托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为创客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空间。
一方面,为企业特别是微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两江新区大力拓展创客创业的空间,通过市场审批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围绕市场环境的营造,为创客营造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两江新区积极营造创新环境,通过打造企业孵化平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等措施来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汤宗伟说,两江新区建成了9万平方米的两江新区科技创新中心,目前正式启动3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型项目20多个。
另外,1.5万平方米的两江创新创业大厦已投入使用,这是北部新区首个移动互联网专业孵化楼,可接纳约100家创新型小微企业。5000平方米的移动游戏孵化园已入驻移动游戏类小微企业20余家。5000平方米的赛伯乐移动互联网孵化园已入驻移动互联网小微企业40余家。海王星科技大厦正“变身”海王星智慧岛,一期已建成3400平方米两江广告产业园。这些孵化楼的租金不到市场价格的一半,甚至只租一张办公桌就可“拎包入驻”。
输血
设立上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
汤宗伟说,两江新区积极组建1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基金放大到2-3亿元,支持入驻两江科创中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2014年,仅两江新区孵化中小型科创企业的两江新区科技创新中心创新企业注册资本达13.2亿元,实际到位23.8亿元。两江新区对入驻企业予以场地、税收、食宿交通、研发经费等多方面优惠政策。
北部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北部新区设立了10亿元的“两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与多家银行、担保公司和投资机构开展合作,构建支持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扶持体系,这些举措始终盯着一个目标——“1000+1000”,集聚规模型科技企业1000家,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000亿元,把北部新区建设成为重庆重要的科技创新示范区。
孵化
培育了一批创客的孵化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两江新区还培育了一批创客的孵化平台,如两江新区内的服务在线交易平台猪八戒网就已聚集1100万位“威客”服务商,这些微客都是典型的创客,目前网站日均交易量在5000—10000笔之间,日均交易金额800万元左右,平台累计交易量已达54亿元。
汤宗伟说,下一步,两江新区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同时通过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创新工作程序、简化工作流程,为创客营造良好发展空间。从政策、金融、人才等各方面为创客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创客”们不仅可以入驻由政府主导的孵化园,还可以接受专业机构主导的孵化。北部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知名创业投资公司赛伯乐建设的赛伯乐智慧产业孵化园,将分期建设创业咖啡、移动互联网、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和智慧教育等智慧产业孵化园,设立赛伯乐智慧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赛伯乐(重庆)创新创业学院。比如正在筹划的创业咖啡,不仅将为“创客”们提供交流的平台,还将以每月一次的“路演”活动,邀请国内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和成功企业家,现场考评,现场投资。
今后,北部新区将着重引导产业楼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孵化楼宇+专业孵化机构+企业加速器),力争到2017年,新增专业孵化器10家以上,专业孵化器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企业加速器200平方米左右,为1000家以上的中小微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产业载体。
在北部新区正在打造的3.0版本的孵化器中,创新与创业企业将形成完整的开放式生态系统,通过政府+孵化团队+创业导师等多方资源的整合,为创业企业提供市场开拓、专业培训、建立产业联盟等方面支持。
资深创客陈志列:
靠卖技术赚第一桶金 能降低很多创业风险
重庆晨报记者 郎清湘 刘敏 北京报道
“不熟不做,新创客第一桶金我建议定位在技术交易出售上。”昨日,有“资深创客”之称的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为新创客们支招。
1992年,深圳掀起了创业高潮。要不要创业,创业会碰到什么困难,创业失败会不会后悔?这三个问题,他和妻子整整探讨了4个半月。
“那个时候还没有创客这个词,按照这个词的概念,我就是资深创客,也一直走在创业的路上。”陈志列笑着说,“高科技民企除了创新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还有管理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等,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要敢于创新,敢于面对失败。”
作为曾获得过“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的创业成功者,陈志列给新创客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广东人有句俗话叫“不熟不做”,对技术熟、对市场熟,甚至对客户群熟。
不可否认,创客的失败风险是大概率事件,如何减少失败?“我建议,创客的第一桶金应该定位在技术交易出售上,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风险。新创客面临着经验、资金、团队、判断等风险,我觉得以色列给我们提供的案例不错,他们有很多公司的产品就是自己的技术。”陈志列说。
他认为创客的创业范围是不固定的,因人而异,但他更倾向新创客做和互联网有关的事业。同时,他还建议新创客要充分利用时代特点,积极融资积极拿钱,眼光要放到全球范围,“现在,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就可能吸引天使投资。”
“科技创新写入了国家战略,产业要走向中高端,今天的年轻创客就是明天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资深创客,我们可以购买他们的创意和产品,以此来扶持创客们成长壮大。”陈志列说。
80后创客廖荣爽:另辟蹊径搞创意产品 玩着玩着就当了老板
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报道
“80后”廖荣爽爱玩,却玩出了门道。用时尚的说法,也可以把他叫做“创客”。
廖荣爽生于198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告公司负责营销策划,后来和朋友一起创业开广告公司,又开了设计公司。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后,这个年轻人脑洞大开,一发不可收拾。前几年看了《奋斗》,剧中几个80后住在一起,让廖荣爽羡慕得不行,想和朋友一起这样生活,后来没能实现。于是,廖荣爽另辟蹊径,2010年开始筹备一个餐厅,他的想法是:既能怀旧,也很时尚。
他征集上世纪80年代的特色物品,数百名“80后”捐出2000多份物品。2012年,当这个“80乌托邦”餐厅开业时,大家捐出的蓝色小钢琴、俄罗斯方块游戏机、小虎队海报、放磁带的随身听……全部摆在了陈列柜里。如今,这里成了一个半餐厅、半博物馆的时尚之地,也是很多“80后”小伙伴聚会的地方。
从那时起,廖荣爽做起了创意产品。最开始,只是一些卡通手机壳。后来,廖荣爽组建了自己的一个开发团队,开发各种文化创意产品。从蓝精灵、葫芦娃、圣斗士等“80后”熟知的卡通形象,到古惑仔、刘德华、迈克尔·杰克逊等“80”后普遍喜欢的名人,都开发制作成了创意产品。
现在,廖荣爽和团队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涉及服装、汽车用品、公仔、摆件等多种,后期还将做更多的产品开发,不止摆在餐厅的玻璃柜里,还要放到互联网销售平台。
“这是‘玩’出来的创意产品,是年轻人找存在感的一种方式。”对于“创客”,廖荣有着自己的理解,不管你是哪种职业,是否是上班族,只要努力把梦想变为现实,每个人都可以是“创客”。这是一种轻松的状态,而且可与更多人分享这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