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医学影像科:他们出具的CT报告,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
2月14日,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医学影像科,主任吕圣秀和同事正在进行病例讨论。记者 张锦辉 摄
重庆日报消息,2月14日17点过,夜幕初垂,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简称市公卫中心)医学影像科内灯火通明,清空的通道上,等候着当天最后一批患者。
“他们都是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今天有25人来照CT。”医学影像科主任吕圣秀说。
医学影像科的医生好比战场上的侦察兵,他们出具的检查报告,是诊断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肺部是新冠肺炎病毒攻击的靶器官,早期影像诊断基本靠多层螺旋CT及时发现。
市公卫中心收治的都是确诊病例,这里的医学影像科医生,主要是用“火眼金睛”,为患者“照”亮回家的路。
“当患者情况严重时,我们会心情沉重;当患者情况有所好转时,我们会欢欣鼓舞。但不管怀着哪种心情,我们都会特别仔细,除了从技术层面反复推敲,还要从各个环节求证,以避免遗漏。”吕圣秀说。
吕圣秀是医学影像科的“老兵”,有着29年看片经历,她还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当时医院条件没现在这么好,吕圣秀进病房给患者做X光检查用的床旁X光机,还是找兄弟单位借来的。
“现在条件好多了,我们用先进设备给病人检查,一般情况下,30分钟能出结果。检查结果通过网络,直接同步到患者所在病区的主管医生电脑上。”吕圣秀说。但对个别行动不便的危重病人,还是会进入病房,使用床旁X光机,给患者做检查。
这次勇挑大梁进病房的是比吕圣秀年轻的80后戴欣。因为进入病房不但要穿全套防护装备,还要推动近100公斤重的机器在病房内穿梭。
用床旁X光机为一名患者进行检查,用时约为普通患者的5倍以上。而且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和差错,否则数十分钟的工作全部归零。戴欣每次从病房出来,都是从头到脚一身湿透。
“这次战‘疫’,我们科室的年轻人挺让我感动,在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战非典时的身影。”吕圣秀说,医学影像科还有一群朝气蓬勃的90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6岁,截至2月14日,他们完成了“新冠肺炎”床旁照片60余人次,CT检查400余人次,为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诊疗指标参考。
重庆日报记者 陈钧 实习生 王天翊
原标题:“疫”路侦察 “照”亮回家路 借助X光、CT检查,市公卫中心影像科医生为新冠肺炎患者诊疗提供重要指标参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