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重庆生态环保“成绩”如何,你来打分!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的关键时期。2021年1月5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重庆坚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水里”“山上”“天上”“地里”,用“建、治、管、改”的丹青妙手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在巴渝大地上绘出了一幅 水碧、山青、天蓝、地绿 的美丽画卷。
水里 一江碧水清澈东流
在重庆市璧山区市民的记忆中,璧南河曾经像一条绿色丝带,串连起沿岸的一片片生态湿地。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璧南河被周边污染企业、养殖场、生活污水一步步吞噬,往日的清水河变成了臭水沟。
为还沿岸群众一条记忆中的璧南河,在市、区两级强力推动下,璧南河通过开展渔场和河道清淤治理,完成了600余亩鱼池全部退渔和当地群众转产不减收的目标,长冲渔场出水口水质也自2019年10月基本提升至Ⅱ类。
如今的璧南河水清岸绿,美不胜收。去年,璧山区改造提升了42家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其中乡镇污水厂的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标,进一步提升了污水治理水平。
河畅水清的远不止一条璧南河。截至2020年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8个百分点,较2015年上升14.3个百分点。105个市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达100%、消除长江支流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达100%、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达100%。
山上 两岸青山郁郁葱葱
2019年3月5日,重庆三中院依法组成七人制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重庆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诉张某毛、张某华侵权责任纠纷案,原告诉请法院判决二人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支付赔偿金14万余元。
南川区林业局对两名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因盗伐国家珍贵林木而导致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据了解,这也是《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以来,首例由行政机关向已经承担刑事责任的个人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案件。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滥砍滥伐、盗采盗伐森林资源等环境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也进一步彰显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理念。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50.1%,较2015年提高4.7个百分点,让两岸青山真正实现郁郁葱葱。
天上 蓝天白云持续增多
在两江新区长安福特一工厂涂装车间不远处,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装置正有序运行——喷漆过程中排放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经过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脱附后,被输送至TNV燃烧炉充分燃烧,再通过管道直接排放至外环境。
“这套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VOCs治理技术,经过高温燃烧的废气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该企业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重庆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产业特性决定了VOCs是辖区的特征污染物之一。截至2020年底,两江新区已开展99家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工作,共投入生产线技术改造、原材料升级和末端治理资金约7亿元,建成设施130余套,挥发性有机物年排放量由治理前的7800余吨下降至1580余吨,削减约为79.7%。
“以前还能闻到空气中的油漆味,最近几年基本没闻到过了。”空气质量的改善,周边居民有着深切的感受。
截至2020年底,重庆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3天,优良天数比率首次超过90%。与2015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41天,优的天数增加80天。
地里 “金山银山”挂满枝头
巫山县曲尺乡山高坡陡,受多种因素影响,70%左右的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种庄稼颗粒无收,被村民成为“荒坡”。
近年来,当地结合石漠化治理做起了经济文章,引导农户在石漠化土地上种植脆李、恋橙等经果林,经过几年的水果种植,生态效益逐渐显现。“通过种植经济林木既涵养水土,使石漠化土地得到修复,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据该县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曲尺乡恋橙、脆李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左右,年产水果20000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巫山脆李、曲尺纽荷尔成为知名品牌,实现了从石漠化土地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蜕变。
“十三五”期间,全市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比2015年减少5400平方公里,田间地头都种出“金山银山”。
近年来,重庆以巴渝大地作“画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作思路”,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生态空间管控越抓越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越行越远,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倩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