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搞技术的人一定会越来越有前途
11月1日,张永忠在长安汽车江北发动机工厂鱼嘴基地,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传授给他的工友。 记者 罗斌 摄
11月1日,长安汽车江北发动机工厂,10多位年轻的工人围坐在十九大代表、发动机维修工张永忠的身边,听他用朴实、亲切的言语宣讲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不但是对我们的号召,更事关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和切身利益!我们搞技术的人,一定会越来越有前途!”张永忠三言两语,就调动起了大家的情绪,几位年轻人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在开始宣讲前,张永忠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我压力好大。”他自认为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要怎样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好,让身边的人都能深刻理解?这对他而言难度不小。
张永忠说,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九大,让他这个搞技术的人感到特别振奋和自豪。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企业将更加重视技术人才的作用,作为企业的一员,自己肯定也要更用心地把自己对十九大精神的感悟和体会分享给工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感到肩上有重任。
“神医”成就于责任心
一直以来,张永忠都把“责任”二字看得特别重。身为长安最高等级的工人—— 一级技能师,他被同事们称作汽车发动机的“神医”,发动机的各种“疑难杂症”都难不倒他。对他个人而言,“神医”这个称呼或许代表了一种职责上的深层含义——对事业要存“治病救人”之心。
有一次,张永忠巡查发动机生产车间,从工人们身边走过时,心里突然一“咯噔”——工人撞击打力的声音,似乎和标准力度下发出的声音不大一样。
他来到显示仪器旁一看,果然是工人操作不当,造成了连杆螺母力矩偏小,并可能导致发动机不合格。车间当天立即对问题进行了调查解决。就凭借张永忠这出神入化的“耳力”,企业避免了1500台不合格发动机流入市场。
对机器多看一眼,就能发现少没少零部件;感受一下汽车尾气的温度和气味,就能对运转是否正常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听一听发动机的轰鸣声,就能判断有什么问题……但张永忠认为,自己这一身本事没啥神秘可言。在宣讲中,他告诉大家:技术水平的提升,无非就是多学、多练、多研究。
“一个人要长年坚持下来,必须得有内生动力来支持。也就是说,你必须认为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责任心也是这么来的。”
张永忠坦言,现在相当一部分工人不大愿意学技术,或者学一段时间就“跑”了,坚持不下来。在他看来这不是因为没恒心,而是缺乏内心的价值感。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体现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容,就是在唤起这种价值感。自己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内涵在最大程度上传达、分享出去。
让大家充满干劲地奋斗
在宣讲十九大精神时,用怎样的方式更能打动身边的人?张永忠的办法是拿自己举例。
长安工人按照技术水平分为五个层级,张永忠是最高的一级技能师,同事们尊重他,他也享受到企业的各种相应待遇。在宣讲中,张永忠就告诉大家:“党和国家是非常看重技术型人才的,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本职工作做好,再隔五年,你们也能上去,我要把几十年的经验和积累倾囊相授,让你们比我还厉害。”
通过宣讲十九大精神,张永忠不仅给予身边的人精神上的鼓舞,也让他们看到:搞技术是有奔头的。张永忠说,他将带领大家,充满干劲地为实现中国梦和个人的梦想而奋斗。
在张永忠看来,无论是打造高技能的人才队伍,还是弘扬工匠精神,都离不开技术人才的传承和教育。此前,他已与公司数几十名青年员工签订了“名师带高徒”的配对协议,还亲手带出了一支熟练掌握发动机调修的国家级全能团队。长安汽车发动机调修一线目前的技术骨干中,有80%都接受过他的指点。
目前,长安汽车为他成立的“张永忠工作室”,推出了一项“薪火计划”,该计划将针对有意提升自己的工人,进行4个月的技术培训。张永忠说,尽自己所能地搞培训、多带徒弟,就是用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编辑: 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