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观察 | 十八大以来重庆商贸流通发展成绩显著
自十八大以来
重庆商贸流通发展迅速
今天
渝小商献上小小总结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重庆成绩显著的个中缘由
1.
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增幅名列全国前列,规模位次提升5位。商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0.6%,继续保持第二大支柱产业地位。中央商务区、城市商圈和商品市场建设成效明显,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2.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建设智慧商圈、智慧市场、智慧商贸物流,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限额以上企业增加3200家,百亿级企业增加4家,百亿级市场增加4家。
3.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推动国家开展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推进160多个项目建设。推动新业态创新发展,17个县(区)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探索形成农村电商配送T+1和1+T模式。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5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跨境电商进出口及结算150亿元,同比增长1.8倍。三级配送体系逐步完善,升级发展新兴消费平台,推进零售业、餐饮住宿业、会展业转型创新发展。
4.
民生商业持续改善
建成社区便民商圈160个,标准化改造升级城市社区菜市场500多个,升级改造乡镇农贸市场800多个,建成城市电商物流末端公共取送点892个。
延伸阅读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廖红军
做客 新华网 解码重庆商贸经济发展契机
导语: 今年,随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战略建设迎来重大契机。开放大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为重庆商贸经济发展带来难得机遇。重庆商贸经济的发展契机具体是什么?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廖红军对此进行了解读。
主持人:重庆直辖20年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请介绍一下重庆在招商引资、提升投资环境所取得的成绩。首先请廖副主任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廖红军:自重庆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取得的成绩比较明显。截至2016年底,累计272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重庆。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源于重庆整体大环境的改变。
主持人:近年来,重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可不可以给我们讲讲对于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感受?
廖红军:重庆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内陆开放高地,这些年我们感受都很深刻,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概括起来叫五个“大”。
廖红军: 一是开放大通道进一步完善,重庆对外渠道更加畅通。二是开放大平台进一步提升,重庆开放体系更加完善。三是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深化,外贸通关通检更加便利。四是开放型产业培育进一步加快。五是开放大环境进一步优化,重庆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
主持人:随着重庆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商贸经济亦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对于重庆商贸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怎么看待重庆商贸经济的发展潜力?
廖红军:总体看法是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0年,重庆将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流通节点和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这是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个目标。具体指标上,预计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0亿元左右、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4000亿元、住宿餐饮业营业额达到2500亿元以上,商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
五月的鲜花,为青春绽放
炙热的阳光,因发展燃烧
渝小商相信
我们的重庆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