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

20.04.2020  18:38



  教育是希望、教育是未来。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保障贫困家庭孩子享受义务教育,南川区通过强力控辍保学,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实现了无一因贫失学案例发生。


   控辍保学

  让每一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谢谢老师,现在她能洗脸刷牙了,我已经很满足了。”说起区特教中心对女儿小琴(化名)的教导,三泉镇村民杜春福十分感激。


  小琴今年已经14岁,有智力残疾,上过一段时间的学,因为跟不上便辍学在家,鉴于此,区特教中心坚持为小琴送教上门,让她定期接受到相应的教育。去年,在脱贫攻坚政策帮助下,杜春福的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便在特教中心附近租了房子,让女儿重新回到了校园。即便眼下因疫情影响无法到校上课,但小琴的课并未被耽误,区特教中心教师坚持到杜春福家为小琴开展了生活自理、绘画等现场教学。



  该校校长唐毅介绍,学校虽然还没有开学,但他们也没有放弃孩子们的教导,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开展一对一线上教学,对于像杜春福家一样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家庭,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教育。


  小琴享受的送教上门正是南川区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南川区分类兼顾,坚持重点关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畅通依法控辍、管理控辍、助学控辍等途径,推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辍学失学。一年来,共计送教上门106人,各级重点关注疑似辍学失学18名建卡贫困户子女情况明,全区6至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656人底数清,入学率达98%以上。



  在今年疫情期间,南川区持续关注18名疑似辍学失学建卡贫困户子女,并对10名在籍就读学生进行“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同时,瞄准9名疑似辍学失学学生,按类实施反复劝返、学业辅导及心理疏导、送教上门、指导办理缓学免学并定期关怀等措施,建账立册,限时销号。


  与此同时,南川区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了6所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随班就读资源不断优化,有效保证残疾儿童学位供给和个别化教育。


  精准资助

  为贫困家庭“松绑”解困


  “现在政策好,娃儿上学不要学费,生活费也有补贴,我也轻松好多。”家住南平镇玉龙村的王国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孩子享受到的教育资助,为她减轻了不少负担。


  王国秀独自一人抚养正在上初三的儿子,自从她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儿子在学校每天都能享受一顿免费的爱心午餐,加上五年救助计划,现在她只需要负担孩子的日常生活开支。


  在南川区,像王国秀家这样因学致贫的家庭并不是个例。为了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享受到应该享受的资助,区教委一方面全方位、多形式宣传资助政策,另一方面,及时兑现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为贫困家庭“松绑”解困。



  2019年以来,南川区按时落实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资助逾5万余人次、5000余万元,发放助学金贷款4000人、3000万元,营养餐补助1万人、1000万余元,建立区外就读学生资助台账1800人,实现无一学生因贫辍学失学,义务教育阶段有保障,其他阶段学生按规定享受资助。


  保底提质

  两类学校“五脏俱全


  走进水江镇青龙小学,干净整洁的教学楼,整齐的绿化带,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标准化的食堂,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一所距离城区近30公里的农村小学“五脏俱全”。


  近年来,南川区聚焦科学建设保障“有学上”,区委、区政府优先保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保持教育投入年均增长6.5%以上,“一把尺子”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达标率100%。



  针对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两类学校,一校一策制定方案,仅去年一年,南川区就投入专项资金1亿余元,新建、改造校舍4万余平方米,软化运动场7万余平方米,附属设施全部完成,教学硬件和装备全部达标。小规模学校“五脏俱全”,寄宿制学校温馨舒适,实现食堂标准、饮用水卫生安全、旱厕全无、沐浴设施齐全,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有效防止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除了“有学上”,南川区还优先保障、倾斜投入两类学校公用经费,新招教师首先补充两类学校。同时还深化特色改革,推行集团化办学理念,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发挥名校、名师示范带动作用,组建融合型、引领型、联盟型教育集团,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形成“1+1>2”的群雁效应,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逐步破解农村学校师资薄弱、生源减少难题,保障学生能“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