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南滨路上的这幢洋楼 曾是故宫国宝的避难地

02.06.2019  20:51

1933年2月5日,夜。北平全城戒严,数十辆板车从神武门广场出发前往火车站,车上载的是由故宫博物院精选的13427箱又64包文物……

由于“九·一八”后战火逼近,故宫博物院的13427箱国宝不得不紧急迁出避难,这场人类文化史上空前的国宝大迁徙,因为南滨路上的安达森洋行而与南岸结下了不解之缘。

单霁翔对“不拆”鞠躬致敬


安达森洋行旧址。资料图片,胡杰摄

故宫这1万多箱国宝,有3694箱曾在南滨路上的安达森洋行里秘密存放。国宝南迁这段隐秘的往事,因为事涉机密,就连附近的居民都不知道。”南岸区文旅委主任雷旺说,直到两年多以前,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重庆,这段隐秘的往事才被重新提起。

2016年10月26日下午,单霁翔专程来渝对安达森洋行旧址进行踏勘。

安达森洋行位于南岸区“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内。当时慈云老街到处是工地,许多要拆的房子都用红色喷漆划圈,写上一个大大的“”字,可是在安达森洋行旧址的墙上,相反地却写着两个字——“不拆”!

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单霁翔要来,在墙上写‘不拆’两个字,只是怕拆迁的工人搞错了,误拆了安达森洋行。”时任南岸区文化委副主任雷旺回忆说,单霁翔看到这“不拆”二字后,沉默良久,朝着这两个字弯腰深深地鞠了一躬。单霁翔感慨万千地说:“走过这么多地方,见过的‘拆’太多了,‘不拆’却寥寥无几!

随后,单霁翔主动表示,期待能与南岸区合作,将修复后的安达森洋行旧址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大文化基地。“故宫是来报恩的,战火纷飞的年代,任何一箱文物被炸碎、摔坏,谁也不知道损失的是什么样的国家宝藏,重庆南岸区为中华文物的传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用瑞典国旗助国宝躲过轰炸

1891年重庆开埠以后,一位来自瑞典的商人安达森在重庆南岸海狮支路2号买地建房,开设了安达森洋行,主要经营鬃毛、腊肉和百货。安达森洋行一共有8栋建筑,其中有5栋是仓库。安达森在修建时特别用心——仓库用条石作为基础,地面上是泥土夯墙结构,墙体中间有一排圆孔窗,洋行旁边还修建了缆车轨道,方便上下货,轨道一直沿伸到江边……高大结实的仓库、方便运输的轨道,这些都成为故宫国宝避难于安达森洋行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1938年5月,故宫文物秘密运达重庆后分三处保藏。其中一处就是安达森洋行的4个仓库,共存放3694箱文物宝藏。

文物虽然藏好了,但是如何躲避日军的轰炸,又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安达森利用他瑞典商人的身份,当日军飞机盘旋在洋行上空时,就把瑞典国旗升起来、平铺在空地上,日军看到中立国国旗后就会避开。因此,故宫文物躲过了轰炸,在安达森洋行安然无恙。”雷旺说,1939年4月,日机的轰炸更加疯狂,为保证万无一失,国宝再次撤离转移,安达森洋行的使命虽已完成,但故宫国宝与重庆的缘分却并未结束。

1947年,漂泊多年的故宫国宝最终又辗转汇集于重庆,从这里起运南京。几年前,故宫博物院还依照国宝南迁的故事,自编自导了名为《海棠依旧》的话剧。话剧名中的“海棠”,则取自南岸“海棠溪”。这场跨越2万里、长达14年光阴的文物迁徙,在重返故都时再次清点,几乎无一损毁、遗失,堪称世界文物迁徙史上的奇迹,而安达森洋行也因此成为我国文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修葺后将申报第八批“国保


安达森洋行改造后的全景效果图。 非常建筑供图

2018年,故宫学院(重庆)签约仪式在安达森洋行旧址举行。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文物建筑,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和紫禁书院将双双落户于此。“来这里喝上一杯故宫咖啡将很快会实现!”雷旺说,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导入最新的故宫文化业态,新增各类场景体验馆,融入VR等先进科技的数字展示及实体展示,把休闲商业与教育体验完美衔接,在完整呈现故宫文化的前提下,打造互动与交流并存的艺术化展示空间。

好消息不断:就在今年3月,重庆市政府公布了“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安达森洋行旧址名列其中。雷旺表示:“我们将努力让安达森洋行成为‘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国保’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南岸龙门浩老街国庆期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参观。 郭旭 摄

重庆日报 文图除署名外均由南岸区委宣传部提供

原标题:时光影印南岸(节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