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个“厨师军团” 他们的后厨在地震灾区
记者手记:“厨师军团”发起人刘波平说,做任何行业,手艺和技巧的传授并非最主要的,关键是公益之心的传承。
华龙网消息,白帽子对厨师而言,不仅是戴上更加干净卫生,还是一种身份和象征。当高档饭店的厨师离开酒店后厨,跑到余震、滑坡不断的震中地带去做饭,是否会觉得画风大变呢?在重庆餐饮界,有这样一个“厨师军团”,成员不仅做得一手好饭,还热心公益事业,哪里发生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备好食材,赶赴灾区免费做饭。对于地震灾区的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来说,能看到这群“白帽子”,吃上他们亲手做的饭菜,得到的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援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听说九寨沟地震 “厨师军团”自备食材出发了
8月8日晚,重庆凤凰朝大酒店技术总监徐国庆正和几个朋友聚餐。觥筹交错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信息:当天晚上,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恰在此时,师父刘波平打来电话,告诉他“厨师军团”准备出发。
对此,徐国庆已经习以为常。拜师学艺十多年来,每当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师父总会召集他和师兄弟们协商去灾区做公益的事。汶川地震如此,雅安地震如此,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8月9日一早,“厨师军团”就开始准备食材,200斤米、100斤食用油、30多件矿泉水、15件面包、40箱方便面,还有大批火腿肠、水果、牛奶等,装满了一辆货车和一辆越野车的后备箱。
“厨师军团,出发!”随着团长刘波平一声令下,当日下午4时许,车队从重庆冉家坝向九寨沟地震灾区进发。
此次,“厨师军团”共出动四人,包括三名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大厨,36岁的徐国庆,39岁的姜小瑜,42岁的夏涛,都是重庆餐饮界响当当的人物。徐国庆的妻子张海瑶,则负责为大家打下手。
当晚9时到达汶川后,“厨师军团”在汶川住了一晚。8月10日早上7时,他们继续向震区出发,经过茂县时,发现道路塌方,又折返走另一条路。
10日下午5时许,一行人到达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界处的弓杠岭,却被拦住。原来,为确保救援,通往灾区震中的路已经实施交通管制,只出不进,要进去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
“我们大老远带着水果、粮食来,就是为了去震区为大家服务的,不能就此打退堂鼓啊。”想到这里,徐国庆一行人又返回50多公里路,来到松潘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找到了地震前线指挥长,说明来意。
前线指挥长给震中所在地的派出所打电话了解情况,得知这几日,救援官兵和受灾群众主要以方便面充饥,恰好需要有人做饭。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准许徐国庆一行人进入震中。
灾区恰好缺做饭的 他们送来热饭菜
设卡的卡口距离震中还有20公里路,8月10日晚9时许,“厨师军团”冒着沿途塌方的危险,终于到达震中地区甘海子。
徐国庆下车后看到,这里是两座大山间的开阔地带,但两侧的山体已经出现了很多条滑坡带,山上的石头时不时往下滚落。
“厨师军团”做饭的地方在嫩恩桑措派出所院内,一行人赶到时,砖垒的灶台已经搭建起,两口大锅也已架起。当地有160多名消防员、警察、民兵等应急救援人员正在执行任务,还有10多户居民,100多名酒店工作人员、通信抢修人员等也在这一区域。派出所教导员一见到徐国庆一行人,大步上前,握住他们的手:“你们来的正是时候,现在锅有了,就缺做饭的人呀。”
11日清晨六点半,救援人员起床后,来到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假日酒店外设立的临时供应点吃早饭。在“厨师军团”来之前,这里是甘海子唯一一处集中供应食品的地方。但由于新鲜食材匮乏,又缺乏专门做饭的人,供应的食品主要以面包、方便面为主。
上午8时许,“厨师军团”就忙碌开了,用他们带来的食材以及当地供应的一些肉和蔬菜,开始做饭。
这些天,吃惯了压缩饼干、方便面的救援人员和当地群众忽然看到飘起的袅袅炊烟和闪动的“白帽子”,听着锅碗瓢盆的撞击声,闻着阵阵饭菜香,无不充满了惊喜。
中午12点,开饭了,一盆盆热气腾腾的回锅肉、炒莴笋、午餐肉炒黄瓜等陆续端上桌,令人垂涎三尺。随后,“厨师军团”又将三大盆,可供应60人的饭菜抬上了一辆皮卡车,开到4公里之外的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给还在那里执勤的救援人员送饭。
“太谢谢你们了,这是我三天来吃到的最好吃的饭菜!”一名消防战士说。看到战士们吃得这样高兴,“厨师军团”非常开心。
这边在切菜那边有山石滚落 要是怕就不来了
由于地震灾区缺水,“厨师军团”煮饭、洗菜、炒菜、洗碗的水用的全是瓶装矿泉水。后来,30多件矿泉水用得差不多了,为保证饮用水,经过申请,他们到救援的消防车里接了几桶水来,专门用于刷锅、洗碗。
14日上午,见当地基本恢复正常,“厨师军团”交接完手上的工作后,准备返回重庆。当地群众和救援人员依依不舍,一位民警挨个握着他们的手说:“你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热乎乎的饭菜,更是带给了我们抗震救灾的信心,感谢你们。”
在灾区做饭的三天里,“厨师军团”基本上保证每顿饭至少一荤一素一个汤,让救援官兵和当地群众不仅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
那几天,做饭点两边的山体经常滑坡,常常是厨师们在这边切肉、洗菜,一两百米开外,石块突然滚落,泛起阵阵烟尘,夜里大家则是听着石头滑落的“沙沙”声睡觉。
对于这样的场景,徐国庆说,这不算什么,汶川地震时,“厨师军团”去了12个人,那一次在灾区待了10多天,条件更艰苦。“要是怕,我们就不会来了。” 徐国庆表示。
这次上阵的三位大厨都是各自饭店的顶梁柱,抛下工作,出来无偿给灾区做饭,对他们自身以及所在的饭店而言,都会有一定影响。三人表示,已经协调好了工作,就算少赚点也没什么。当初拜师学艺时,师父就教育他们,不要光顾着自己,也要时常想着别人。因此,平时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对他们可谓家常便饭。
这不,从九寨沟地震灾区回来没多久,“厨师军团”又出发了。8月19日,他们又带上食材,奔赴北碚区三圣镇石坝敬老院,为那里的孤寡老人做饭,与他们联欢。
此外,“厨师军团”还经常带领团队到学校开展公益讲座,为学生现场授课,传承中华饮食文化。
优秀的厨师要懂得感恩 在他带领下“厨师军团”随时准备出发
提到“厨师军团”,不能不提它的创建者和领头人,重庆厨界大饭店总经理刘波平。
2007年,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办的美食活动上,中国代表团中一位来自重庆餐饮界的厨师,在菜板和猪肉中间搁置了一块丝绸。只见他在丝绸上切起猪肉,随着手起刀落,整块猪肉转眼成丝,绸布却完好无损。表演者正是刘波平,而这只是他众多绝活中的一项。
48岁的刘波平祖籍四川泸州,祖辈开始就从事餐饮行业,算是餐饮世家。他16岁就走进厨房,正式当起了学徒。
然而,除了对烹饪的喜爱,刘波平从小还对军队充满向往,几个哥哥都当过兵。1987年,刘波平报名参军,却因种种原因没有通过,这也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但刘波平心中一直有份情结,1992年开始收徒弟时,他就将自己的团队命名为“厨师军团”,每一个徒弟都是“厨师军团”中的一员。如今,“军团”逐渐壮大,由最初的两三个人发展到上百人。
如今,身为重庆名厨的刘波平有很多头衔: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重庆区域主席、中国厨艺精英俱乐部副秘书长,还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劳模”等荣誉。今年7月,他还获评重庆2017年度十大“巴渝工匠”,被称为“创新总厨”。但是,在刘波平眼中,他更喜欢的头衔还是“厨师军团”团长。
“一名优秀的厨师不在于一味地钻研完美的烹制技法和诀窍,还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之心。” 刘波平从培养徒弟的第一天起,不仅传授对方厨艺,还传递起“厨师军团”回馈社会的理念。
徒弟徐国庆说,现在很多师兄弟都自立门户,开了自己的餐饮店。但是,只要师父的那声“厨师军团,出发”的号令响起,他们随时听候召唤,踏上征程,奔赴需要他们的地方。
华龙网记者 伊永军 石涛
原标题:重庆有个“厨师军团” 他们的后厨在地震灾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