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成长——大学生支教面面观
重庆大学学生在山区支教时,与孩子们在一起。(重庆大学供图)
本报记者 匡丽娜
“现在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支教的人数已超过计划,大学生参加支教的热情很高。”4月7日,重庆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李菁晶,拿着手中的登记表告诉记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便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大学生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寒暑假,我市各高校有不少志愿者前往山区,甚至远赴海外支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什么?又有哪些困惑?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成效 帮助孩子的同时也让自己成长
“还有大学生来支教吗?我举双手赞成!”4月8日,忠县中星小学校长韩志群提起支教的大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位于白公街道松柏村的中星小学是一所寄宿制乡村小学,150名学生中就有105名留守儿童。由于假期孩子们没地方去,从2012年开始韩志群办起了免费的假期班。
去年暑假,重庆三峡学院两名大学生刘梦莹和邵杰来到这里支教。那段日子,教室里响起了久违的童声合唱,两位支教老师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简单的英语,还教会了孩子如何用电脑查资料、跟父母视频聊天。“大学生让孩子们拥有了‘七彩课堂’。”韩志群说,自己盼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到学校来支教。
事实上,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也收获了成长。
2016年寒假,重庆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李佩科没有回家过年,他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修齐新彝族村小,去当了一个月的支教老师。
布拖县海拔2400米,冬天气温低至零下20度。因为条件简陋,到校的第一晚,李佩科不得不和其他两个同伴裹着自己的羽绒服将就睡下。整个冬天,学校都没有热水,伙食是清一色的炒土豆、炒白菜,难得的肉片萝卜汤就是打牙祭。
“我以为我是去帮助他们的,后来才发现,是那帮可爱的孩子在让我成长。”李佩科告诉记者,班上学生年龄大多只有七八岁,却十分懂事,自己打扫卫生、做饭……样样能干。
有一次,李佩科生病了。他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一位学生不知从哪里弄了一碗热腾腾的饭菜,用长满冻疮的双手端到他面前。那一刻,他差点落泪。“突然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李佩科感慨地说,是这些孩子教会了自己更坚强、独立、乐观地面对生活。
对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杨继菊来讲,支教意味着“自我价值的提升”。在万盛区燕石村小支教时,她和同学用《海底总动员》电影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动物,用“坐标定位”来学习地理知识和各地风土人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来。”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王钟苹介绍,大学生一般通过团中央“三下乡”项目、学校社团、网络平台等参与不同类别的支教活动,一些大学生还自费参与到海外支教活动中。
“通过支教,大学生们丰富了阅历,也是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的最好尝试。”西南政法大学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一次问卷调查显示,86.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支教可以拓宽受教学生的眼界,75.4%的学生认为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这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
困惑 支教遭遇层层尴尬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
“看起来简单,实际绝非易事。”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三学生的小凯(化名)曾在巫山县秀峰中学当了一年的支教老师。
“教初一年级的美术绝对是手到擒来。”初到学校,小凯心想,自己堂堂一个美术专业硕士,应付初中生绰绰有余。
岂料,第一堂课学生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我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我让他们认真听课,他们还顶嘴。”就这样,一堂课稀里糊涂地过去了,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一半都没完成。小凯垂头丧气地结束了这堂课。
其实,小凯的经历,仅仅是大学生支教时遇到的小挫折。不少学校老师指出,大学生支教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持续地开展活动。
“要是大学生来支教的时间有个一年半载就好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一村小负责人称,前年有大学生来学校支教,待了大约两周。他们英语发音标准,课堂活跃,学生们个个喜欢他们得不得了。
可是,大学生走后一切又恢复原状,英语课又变成了“哑巴英语”,有同学还私下指责老师“发音不标准”。再后来,这所偏远的村小又陆续来了几批支教大学生。由于没有延续性,孩子们需要在一批批大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方式之间不断适应,效果自然不太理想。“现在再有大学生来联系支教,我就有点纠结了。”这位负责人表示。
“如果只是来陪孩子们玩一会儿,走的时候跟孩子拍几张照片,发个微博什么的,这样的支教还是免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村教师也表示,这样“蜻蜓点水”式的支教并无益处。
建议 支教着眼点在于感染和影响
如何避免支教带来的种种尴尬,大学生又如何找到最合适的支教方式?
“大学生支教的着眼点在于感染和影响。”教育学者、资深媒体从业人员梁晓燕表示,大学生支教不应该只放在补课、帮助提高成绩上,而应把着眼点放到大学生所擅长的事情上——他们拥有相对广阔的知识面、能创造活跃的氛围、愿意尝试创新的教育方法……这是大多数乡村教师目前难以具备、一时也学不来的。
因此,多样化的素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应是大学生支教的主流。“让受教学生知道人生还有那么多未知的空间,点燃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才是最重要的支教任务。”梁晓燕认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万鹏提出:“大学生去支教光有热情不够,一定要强化培训,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支教才有效。”
此外,为避免“短期支教不能持续”的问题,重庆大学团委书记陈科建议让大学生支教“基地化”、“常态化”,以“建立稳定的帮扶关系”。
据悉,目前我市部分高校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例如,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地点相对固定,主要设在巫溪和铜梁,以确保支教的连续性;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支教前,会提前做好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如学校最缺什么样的老师、学生有什么特点等,以让支教更有的放矢。
“支教无疑是一段宝贵的经历。”王钟苹认为,无论在心理适应,还是教学技能等方面,小伙伴们都需要准备得更充分,才能让支教活动更圆满,双方收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