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古时候,各地很多城门都叫“朝天门”
2018年5月18日,重庆朝天门来福士广场和两江夜游游船灯光轨迹。
瞭望东方周刊消息,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个地名,是从历史中生长出来的城市文化符号。在重庆,朝天门是无可厚非的符号之一,象征着重庆的方向。
历史上的重庆,曾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西边的通远门,面对着广袤的西部腹地,货物从这里源源不断涌进重庆城;另一个是东边的朝天门,在嘉陵江和长江的两江汇合处,江水翻滚着一路东去。从西边进来的货物,在朝天门以及周边的码头上,被装上一艘艘木船,通过朝天门向东边的天际线飘去……那边就是三峡,三峡外面,是另外一个世界。
朝天门,正是重庆通往外面的那扇门。
古时候,各地叫朝天门的城门很多。唐昭宗景福二年,钱缪修杭州罗城,杭州朝天门就此问世,杭州朝天门如今仍在。宁波镇海楼也曾叫朝天门。此外,广东肇庆(时为端州)在公元1113年扩城时,新筑的四座城门中,就有一座叫朝天门。在唐朝,四川简阳(时称简州)也有一座朝天门。
但是,如今中国最有名的朝天门,当属重庆这一座。有意思的是,重庆主城区大名鼎鼎的朝天门,并不是重庆历史上第一座朝天门。
距重庆232公里处的忠县,南宋时曾为皇子赵禥的封地,后赵禥登基为宋末三帝之宋度宗,年号咸淳。度宗登基后,按照惯例,升忠州为咸淳府。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该府府治曾迁往江中皇华洲,并在此筑皇华城。城有一门,称“朝天门”——重庆历史上的第一座朝天门。
朝天门,顾名思义,门朝帝都所在。公元1126年,宋朝太学生陈东在“辞诰命上钦宗皇帝书”中说“天下州郡城门之向帝都者,素号朝天门”——这说明宋朝以前,朝天门一名很普遍,只要门朝帝都,都可以叫这个名字。
广东端州的情况,和咸淳府很近似,端州曾为端王赵佶封地,后赵佶当上皇帝后,升此地为兴庆军,八年后改名肇庆府。肇庆府的朝天门,即该府北门,遥对临安。
重庆朝天门,门内过去有圣旨街、接圣街等街名,也都间接证明了重庆朝天门是“迎官接圣”(老重庆民谣里有“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一句)、门朝帝都的重庆第一门。而且,自明朝正德年间以降,重庆地方志里面,在提到重庆的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时,均把朝天门列为首门,无一例外。
但是,问题来了:重庆朝天门遥对的是哪个帝都?
过去,重庆学界、民间都认为,朝天门遥对的是明朝帝都南京,因为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的格局,乃明朝洪武年间的重庆卫指挥戴鼎所奠定。此前,《宋史》关于重庆城门的记录,有两种:一是镇西门、熏风门、太平门、千厮门等四门说,另一个说法是五个门,多了一个洪崖门,《元史》中关于重庆城门的记录,是多了南纪门。但是,无论哪一种记录,都没有一个字提到重庆有座朝天门。所以,大家认为,重庆朝天门是明初洪武年间戴鼎因南宋城墙旧址新建才开出来的一座城门。
不过,近年来有专家提出,戴鼎是洪武六年上任,而两年前的洪武四年,朱元璋派汤和等人进攻占据重庆的明玉珍时,曾“兵驻朝天门外”(《明太祖实录·卷66》)。可见,在戴鼎筑城以前,朝天门就已经存在。而此前,重庆在大夏朝明玉珍控制时,没有任何筑城记录,因此,朝天门的历史还得往前推。
有人认为,朝天门是元朝命名的。理由是:《析津志》等史料记载,元朝时,成都到江陵有49站水驿,重庆站就叫“朝天站”。明清时期,这里也有陆上驿站“朝天驿”,所以朝天门很可能也是元朝时被命名的。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证据是,朝天门所在位置,其实并不是重庆正东,其方位是东北,朝天门的大门往外,其延伸线会指向元大都。朝天朝天,这个“天”,既不是宋朝的临安,也不是明朝的南京,而是元大都。
但是,这个推断没有任何考古发现或者史料作支撑,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证明朝天门是元朝时得名的。甚至可以理解成,在元朝以前,这个城门早就叫朝天门了,所以才据此命名水驿为“朝天站”。至于朝天门的朝向,在重庆民间,一般把长江的下游称为东方,虽然不是标准的方位,但却是民间的心理方位——长江就是流往东方,朝向长江下游,就是朝向东方。直到现在,重庆人说的南岸,其真实方位,实际上大部分在重庆的东方。而临安也罢、南京也罢,都在重庆城的东方,所以朝天门这个名字,似乎很有道理。
宋朝没有朝天门,元朝也没有任何关于朝天门命名的实据。但是,偏偏现有史料显示,朝天门这个名字在明朝以前就存在。
朝天门从何而来?也有另一种可能。
重庆宋城墙是1240年由重庆知府彭大雅建筑完工的,当时只有四个城门。吴莱《三朝野史》说,“但立四大石于四门之上,大书某年某月彭大雅筑此城为西蜀根本。”后来余玠治蜀,驻守重庆,在全川各处修建防御体系。大概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官方认为重庆四个城门不够用,需开出更多的城门,后来《元史》中记录攻打重庆时,有进攻南纪门的文字。那么,很可能南纪门、朝天门都是那个时候,或者在余玠以后的某位重庆知府手里新开的城门,然后根据当时的习俗命名。
前几年,朝天门地区修来福士广场,在地下挖出288米多的旧城墙。希望这个珍贵的古城墙能够被善待,在朝天门这个弥漫着历史风烟的地方,让现代化的时尚高楼与沧桑满目的古城墙和谐并处。
文:司马青衫
原标题:走出重庆的那扇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