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棵绿树、5000个日夜……只因一句童言,他把事业扎根在沙漠里

25.03.2018  18:36

△吴向荣驾驶着满载绿苗的旧拖车在这条路上,一颠簸就是15年。

炎炎烈日,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植物都似乎热得喘不过气。

而在沙漠边缘,“吴老师,种了一天了还不休息啊?”一顶烂帽子、一件破衣裳,他驾驶着满载绿苗的旧拖车在破损严重的马路上颠簸着,而这条烂路,吴向荣一颠簸就是15年。牧民们都说他是沙漠里流淌的甘露,从28岁到43岁的五千个日夜,他带着同伴,用汗水种下500万棵绿树。

与沙漠结缘

△吴向荣

1975年,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一个孩子出生了,父母取名“吴向荣”,寓意他的出生能够让这片沙漠欣欣向荣。

沙子,是吴向荣童年的玩伴。家门口、床前,玩伴几乎无处不在。徒步穿越沙漠,经历沙尘暴的洗礼,搭建防沙障保护贫瘠荒漠,这些都是吴向荣小时候的日常体验。这些对于生活在城市里人们不敢想象的日子,在吴向荣看来,却十分有趣,10岁生日的时候,吴向荣捧着一株刚萌发的仙人掌立志,要和它一样,从此让这片沙漠不一样,做一个“沙漠英雄”。

向沙漠道别

△吴向荣正在地里忙活。

在沙漠里成长的吴向荣,慢慢地和仙人掌一样长高,在一个下午,吴向荣告诉父母,“等我长大了,我就给这个沙漠全种满树!

所谓童言无忌,却让吴向荣从事多年沙漠种植工作的父亲听进耳,更听进了心里。吴向荣的父亲深知在沙漠种植和生活的辛苦,想到自己几十年的生活,他更愿意吴向荣走出沙漠,走进城市,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吴向荣的父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儿子送出沙漠。

于是,高中还没毕业的吴向荣,稀里糊涂地被父亲安排去了日本念书,在日本考上金泽大学,有了新的生活圈。

每每夜晚,吴向荣望着天空,都会想起躺在沙漠里看着的美丽深邃的夜空。但自己总感觉,与沙漠的情缘,似乎就此结束了……

与沙漠重逢

△吴向荣正在给树苗修枝。

吴向荣在大学就读的是环境学和经济学,同学开玩笑说:“等你学好了,就可以把技术带回沙漠里了。”就是这句话,点醒了吴向荣,吴向荣心想,对啊,自己学的就是这些,加上曾在沙漠里的生活经历,是不是真的可以让沙漠不一样呢?带着这样的想法,2002年,28岁的吴向荣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种树。

回到沙漠的第一年,吴向荣带着朋友,通过拉来的投资,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种植了4000颗苗,满怀信心的他,却没想到,这4000颗树苗全部死亡。

遭遇了打击的他,并没有放弃,他发起了“百万森林”的概念,呼吁更多的人来沙漠播种树苗,并且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开拓专门适合在沙漠生长植物的生产系统,从2002年的4000颗树苗,到今年,预计种植40万颗树苗。15年的5000个日夜,吴向荣带着一群人建成了18公里、总面积3万多亩的绿色“防护堤”。让吴向荣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他的队伍中,并且自己74岁的父亲也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并且加入到其中。

新闻多一点>>

吴向荣来重庆和小朋友分享经历

△吴向荣的百万森林计划

3月25日,吴向荣作为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项目基地负责人来到重庆市科技馆,给在场的小朋友普及沙漠种植的知识,鼓励要像沙漠的植物一样积极努力。也呼吁大家都能够一同加入到这个保护生态的行动中。

吴向荣说,“在沙漠种一棵树,就是在心中种一棵树,自然生态的保护未来还需要漫长岁月的努力,今年要做的工作,就是扩大“防护堤”,牢牢“”住沙漠的边缘。”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快来领免费票!周末到重庆科技馆倾听森林的声音
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树木叫什么?榕树为何要谋杀其他重庆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