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4号房 记录了一段普通爱情的真实模样
都市热报消息,“小妹,借我一支笔。”上午10点,渝北区一养老院内,91岁的罗婆婆拄着拐棍来到前台,借到笔后,罗婆婆便坐在前台边开始一笔一划的写下“江北区龙……4号房”等字样,写好后,婆婆会将纸和笔一并交给前台小妹,说:“这是我老伴的地址,你寄给他。”
实际上,前台小妹的抽屉里已经存了数十张婆婆手写的纸条,“婆婆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她忘记了她的老伴已去世多年。”而这些寄不出的纸条,便成了养老院上下共守的秘密。
前台抽屉里 存满了婆婆写的地址
3日午后,记者来到了百龄帮龙山养老院时,21岁的前台小妹谭象芳正在整理抽屉。
原来,这个专属的抽屉,是用来放该院罗婆婆手写纸条的。这些纸条有白纸、笔记本纸、报纸、餐巾纸,但每张纸条上的地址始终只有同一个:“江北区龙……4号房”。
52岁的郭红军是该院的护理组长,她说,2017年5月,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罗婆婆来到了该院,当时罗婆婆已属于该症中度阶段,身边的人她已很难辨认出,也搞不清现在是哪个月份,罗婆婆最爱问身边的人“几点了”,但问完没几分钟罗婆婆便忘了,又要重新问一遍,“之前教过婆婆学习使用轮椅,但是教过几十遍,婆婆仍然记不住使用方法。”
可郭红军没想到,罗婆婆会牢牢的记住一个地址。
纸条上地址 是婆婆和老伴的家
谭象芳记得很清楚,罗婆婆来院没多久后,就开始来“借笔”。
“2017年夏天,大约是上午10点的样子,婆婆拄着拐杖走到了前台。”谭说,由于当时是老人们做完早操后的自由活动时间,谭象芳也没有多想,便递了一支笔给罗婆婆,过了一会,就如本文开头那样,婆婆将写有地址的纸条交给了谭象芳。
“没有信件内容,只有地址。”谭象芳说,第一次接过纸条时,自己并不懂婆婆的意思,可第二天的同一时间,罗婆婆又来到前台借笔,又写下了同样的纸条……当连续几日都亦如此后,谭象芳忍不住去打听婆婆的情况,原来,纸条上的地址,是罗婆婆和老伴周爷爷曾经共同的家,但周爷爷早在1987年便已因病去世了。
郭红军说,罗婆婆显然已经忘记了老伴去世的事情。
记忆在退化 独独不忘写地址
大半年后,罗婆婆依然延续着这个习惯,她和谭象芳也熟一些了,有时罗婆婆还会主动与谭握握手,还时不时的会和谭多说几句,有时候,罗婆婆会说:“你把笔给我,我写我的家,免得我搞忘了。” 她有时则会说:“这是我老伴的地址,你寄给他,他就知道我在这了……他每次都会来接我。”谭象芳说,每次听到婆婆这么说,她都会感觉自己鼻头发酸、眼框发热。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婆婆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以前每天雷打不动的上午十点,有时候也会变成一会儿9点半,一会儿10点,一会儿11点,罗婆婆写字的速度也越来越慢,甚至那个地址的顺序有时候也会颠倒为“4号房……江北区”,还有时候婆婆才写完纸条不久,又折回前台借笔再写一遍。
郭红军说,让她惊讶的是,无论婆婆的记忆怎么退化,但她都记得去写地址这件事。
全院内上下 共守这个秘密
郭红军说,罗婆婆今年已经91岁了,又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从身体情况出发,她很想劝婆婆不要再去前台写纸条,郭红军还专门为罗婆婆找来纸和笔,让她就在房间里写,可罗婆婆写完后,还是会交到前台去。为啥一定要交到前台?郭红军和同事们分析过,因为婆婆以前在供销社工作,前台是邮递员每天取送信件的地方。
院内工作人员在与罗婆婆的家人商讨之后,决定谁也不要打破罗婆婆的美好念想,共守这个秘密——在前台有个专门的抽屉,接收婆婆每天交来的纸条,婆婆的家人会不定期的将纸条取回家收藏。
郭红军说,院内有些婆婆爷爷也知道了罗婆婆写纸条背后的故事,他们都非常感动,自动加入共守秘密团队。
女儿的回忆 父母感情特别好
昨日,记者见到罗婆婆时,她刚午休完精神不错,提起纸条,罗婆婆显得很开心,她在随身的小背包里翻了翻,里面竟然还有一堆写好的纸条,“明天就去寄给老伴。”
昨日傍晚,记者联系上了罗婆婆的二女儿周女士,周女士说,罗婆婆和周爷爷于1949年结婚,罗婆婆在供销社办公室工作,周爷爷在一家食品公司工作,周爷爷比罗婆婆大7岁,婚后,对罗婆婆十分宠爱,周爷爷承包了厨房的事宜,“我妈妈简直就是我爸爸厨艺的铁杆粉丝,爸爸做的啥子她都喜欢吃。”
周女士还说,罗婆婆和周爷爷属于有商有量的恩爱夫妻,很少脸红和吵嘴,退休后,二人还经常一起去旅游,“父母感情这么好,对我和另外两姐妹来说,都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周女士还说,周爷爷病逝的事情对罗婆婆打击非常大,但她患病前,很少表现出来,“当妈妈忘记了别的事情后,才把潜意识里的思念写在了纸条上,表达了出来。”
记者手记:这些纸条,是时代爱情的模样
今年21岁、还未恋爱的谭象芳告诉我,抽屉里的纸条,尽管字迹潦草,并写于各色纸张之上,但在她看来却无比珍贵和厚重,因为相比她常追的爱情剧和网刷的爱情段子,这些纸条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的力量。
在电影《归来》中有个经典片段,当陆焉识和冯宛瑜分开后,陆焉识曾有封迟来的信称自己5号回家,此后,哪怕冯婉瑜记忆退化忘记了全世界,她仍不忘每月5号都要精心打扮去火车站等待陆焉识。而当我翻看罗婆婆的纸条的时候,仿佛也看到了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时代爱情的模样。
都市热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摄影报道
原标题:江北区……4号房 记录了一段普通爱情的真实模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