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沿着轨道6号线 寻找让人穿越的风景
大剧院旁边的保定门。
上周的老炼闲游,带领大家寻访了轨道6号线上的长生桥老街。随后,许多热心读者给老炼留言说,其实,在轨道6号线上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极具时代感与穿越感的景点。
为此,老炼专门花了两天时间,为大家打探了几处值得一游的好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从南到北开始闲游吧。
上新街
从上新街轨道站出来,瞬间就进入了著名的下浩老街。眼下,下浩老街真的进入“告别倒计时”了。
但据可靠消息称,下浩老街不会整体拆迁,而是保留部分有历史文化内涵与建筑特色的老房子,打造成一个新的历史街区。但老炼认为,想用你的眼睛与镜头留下原汁原味的下浩风景,真的要抓紧了。
如今,下浩老街大多数居民已搬迁,一些曾经很火爆的文艺茶馆也闭门谢客。在吃货圈内知名度极高的十多味豆花鲫鱼,也打出了“告别下浩老街答谢宴”的广告,答谢宴的时间是7月2日晚上6点。
漫步下浩老街,比之前感觉安静,也许这才是老街原本应有的调性。举起相机或手机,你随时都能捕捉到空旷而幽深的画面。老街就像一个风韵犹存的美女,展示着她最后的光彩。
小什字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许多上班族的印象中,小什字轨道站只是一个人头攒动的地方。
其实,在小什字轨道站周边,散落着多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其密集程度之高,在所有轨道站点中可谓名列前茅。毫不夸张地说,从轨道小什字站的任何一个出口出去,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从6号出口出来,就是著名的罗汉寺。说起罗汉寺,重庆人似乎都不陌生,特别是前些年在此拍摄的《疯狂的石头》,更使它声名远扬。但也许你并不知道,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的罗汉寺,已经快一千岁了,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古朴典雅。
与罗汉寺隔街相望的,是轨道9号出口,从这里出来,可以到达洪崖洞。也许,在重庆人眼里,洪崖洞只是一个陪外地朋友去的地方,但洪崖洞的1楼与3楼,却是本地文艺老中青年们淘宝的好去处,各种珠串与文玩让你眼花缭乱,欲罢不能。
从7号出口出来,就进入了著名的打铜街,在这个曾经被称为“重庆华尔街”的地方,你还能见到建于1936年的交通银行大楼与同时期的川康银行大楼。继续往前走,进入解放东路,还可寻访聚兴诚银行老楼、白象街历史文化街区、湖广会馆、东水门和著名的望龙门缆车遗址……一趟走下来,差不多是一日游了。
从5(A)出口出来,就是长江索道了。在长江索道上方,有著名的人民公园,作为重庆主城的第一个城市公园,依然保留了上世纪初的造园风格,特别是两座立于民国的纪念碑,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强的时代感。而在长江索道下方,是东升门与二府衙老街区,在日新月异的渝中半岛,这里可是硕果仅存的传统街区之一,原生态的画风让人穿越。
大剧院
大剧院是一个时尚的地标建筑,与传统文化有关系吗?
大多数朋友也许还不知道,在大剧院旁边,有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门——原江北城老城门之一的保定门。
将车停在大剧院靠嘉陵江一边的停车场,再往下走一个台阶,就能看到掩映在绿荫丛中的保定门及城墙。
据史料记载,保定门取永保平安之意,紧靠江北城下横街,是江北城水路的门户,当年,从码头登上长长的石阶穿过保定门就算进了城。穿过古老的城门洞,眼前的景色开朗——远处的南山与南山下的南滨路、两江汇合处的朝天门以及渝中半岛林立的高楼,一一展现在眼前。转身回望,保定门3个大字赫然在目。
在保定门两边,还保留了上百米的老城墙。随山势蜿蜒展开的老城墙由一块块方正的条石组成,从石缝里长出的黄桷树,茂盛的根须如一只只强有力的大手,抓住没有粘连的石头,更显得古意盎然。
大剧院平台靠长江的方向,还有一座基本保存完好的东升门。与已经修复开放的保定门相比较,同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升门显得有些荒芜,不过老炼个人倒是比较喜欢这样的调调,特别是那段被灌木与藤蔓掩映的老城墙,更让人发怀古之幽思。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炼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