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司法局编织“三张网”深化平安建设
一、以预防重新犯罪为核心,编织特殊人群管控网络
一是强化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实施GPS定位监管,社区矫正人员使用定位手机后,工作人员不但可以随时与社区矫正人员通话核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还可以通过工作平台,实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行动轨迹;设置“电子高墙”在社区矫正人员越过法定活动范围或脱漏管时发出警报,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社区矫正人员随时都在执行机关的管控之中,提高了监管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安置帮教对象管理。严格落实“一帮一”和“四定”责任,积极协调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妥善安置“三无”人员(居无定所、生活无源、就业无岗),对全年接收的安置帮教对象,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实现了在册帮教率达100 %,安置率达90%。积极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协调解决生活、就业等困难和问题,规范社矫人员档案管理。
二、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构筑立体人民调解网络
一是以333个调委会“大调解”为平台,1200名调解员为网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了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组织。二是积极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对乡镇(街道)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居)社区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等三级网络体系开展了业务培训,大力提高了全县调解员的工作水平。三是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防止了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一年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纠纷8107件,调解成功8067件,调解成功率为99.5%,排查纠纷577次,预防纠纷374件,协议金额928.24万元,防止群体性上访2件38人次,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2015年,该县医疗纠纷调委会共承担了20余家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接待咨询件数46件,共受理28件,调解19件,成功调解达成协议15件,达成调解协议金额697118元,涉及人数74人,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以提升民众法律素养为目标,构筑普法宣传网络
一是抓“龙头”教育。组织19名新提任领导干部、54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利用完成了年度法治理论知识考试;按照市普法办的要求,对全县280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了集中抽考,检验了领导干部的学法成效。二是抓“源头”教育。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为契机,向5万在校中小学生发放《青少年教育读本》4万册,深入各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开学第一堂法制课”、“把法带回家”等主题活动54场次。三是抓“大头”教育。利用“三下乡”活动平台,持续开展了“庭审进院坝”、“流动性阵地”。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及部分节庆日,采取摆摊设点、展车巡游、散发传单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3年来,全市共设法制宣传摊点300余个、巡游普法展车2000辆次、制作散发宣传单60余万份;制作《建设“幸福社区”法律知识读本》、《法律进乡村知识问答》、《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全年在“平安乡镇”、“八乡镇巡回宣传”、“三下乡”等主题活动平台,开展了30多场次现场以案释法,为27个乡镇(街道)的群众送去了10万多份涉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资料,构建了法治服务基层群众新常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