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苕丝、吃苕粉、雕红苕娃娃…来看首届红苕节上的“花式”耍法
放学路上在街边买一个炸红苕粑粑,叮叮当当敲几毛钱的红苕麻糖,是不少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
10月19日,合川区燕窝镇首届红苕文化节在财富广场举行,炸苕丝、炸苕饼、吃苕粉、雕红苕……各种“花式”吃法、玩法,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燕窝红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燕小二”的卡通形象,让传统农产品也做出了时尚感,让很多年轻人也成了“粉丝”。
非遗大师雕刻“红苕娃娃”
上午10点,在合川财富广场上,合川区燕窝镇首届红苕文化节热闹开场。一群身着“燕小二”卡通服装的萌娃,在舞台上走秀拉开了文化节的序幕,表情和动作萌翻全场。
在台下,一排排美食制作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些美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红苕制作而成。
不再是传统的煮红苕、烤红苕,而是用红苕切细丝制作成炸苕丝、用红苕磨粉炸成红苕丸子、苕粉放上作料成了麻辣鲜香的酸辣粉、切粒的红苕炸后变身金黄的红苕粑……各种吃法让人胃口大开。
当然,还有70、80后的共同记忆:敲麻糖。麻糖用红苕粉和麦芽现场制作而成,成品冷却之后就成了硬块。拿出小锤,叮叮当当一敲,一块块香甜的麻糖馋得孩子们直流口水。
现场,非遗大师雕刻的“红苕娃娃”,吸引了很多人拍照。“合川峡砚”传承人张礼雄用雕刻刀,在一个大红苕上精雕细刻,一个栩栩如生的“红苕娃娃”就诞生了。
“峡砚比较硬,红苕比较软,雕刻的难度也不一样。”张礼雄说,雕刻红苕的难度也挺大,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折断,前功尽弃,“因此,绝窍就是要掌握力度和平衡,雕一个‘红苕娃娃’需要1小时到3小时不等。”
传统“苕儿国”变身“燕小二”
红苕、洋芋、苞谷,被人们称为“三大坨”,由于附加值比较低,产量大销路不好,不少地方已经转而种植其它经济作物。传统农产品如何做出现代感和时尚感?合川区燕窝镇动起了脑筋。
合川区燕窝镇镇长张玉婵介绍,燕窝镇位于合川区西北部,距离合川城区58公里,东与四川省武胜县万隆镇、新学乡相邻,南与合川区三庙镇接壤,是合川西北部通往南充、遂宁、潼南、蓬溪、古溪等地的交通要道。全镇海拔285-624米,但多年平均降雨量约935毫米,是典型的“缺水台地”。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植传统的红苕,当地人称之为“苕儿国”。虽然“燕窝红苕”以白皮红心、软糯清香而闻名,但是却一直因为产量大而销售价格低,农民增收较慢。
今年8月,燕窝镇召开了“燕小二的店”品牌发布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在网店对“燕窝红苕”进行销售。“燕小二”的卡通形象,也很快被年轻人们接受。
“全镇每年红苕产量在3000余万斤,通过设计更具现代感、产品更有多样性,来提升‘燕窝红苕’的附加值。”燕窝镇党委书记刘照正说,即使每斤只增加一角钱,全镇农户收入也会增加300余万,有效帮助燕窝老百姓脱贫增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