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女教师胡邦佑:四个山区孩子的“ 妈 ”

05.04.2016  12:33

合川女教师胡邦佑:四个山区孩子的“ 妈 ”

  合川区香龙镇流溪小学是合川最偏远小学之一,离香龙场镇需步行1个多小时的山路。52岁的女教师胡邦佑于2007年调入这所学校,一留就是10个年头。她和这所学校一样鲜为人知,却用无私的母爱和温暖的双手托起了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用爱温暖留守儿童 由于流溪村地理条件艰苦,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外地上学,剩下了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流溪小学也从过去的300多人,到现在只剩下2名教师和15名大大小小的学生。胡邦佑把4名学生从一年级带到了六年级。在相伴的6年里,她早已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每逢刮风下雨,总要担心孩子们上下学路上是否安全,她会站在村口看着学生们上学,直到安全渡过危险路段才会离去。 通往学校的路坡陡路窄,沿途荆棘密布,不注意就会摔跟斗。平常徒步半小时的路程,遇上下雨天要走1个多小时,大部分学生只能从家里带午饭到学校吃。为了不让孩子们吃冷饭,无论是不是她带的学生,她都替他们把饭加热。看着孩子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她心里也是暖暖的。有时学生忘了带饭,她就在宿舍为他们做饭。孩子们都说,胡老师很会疼人,比亲妈还要亲。 在生活上,胡邦佑体现了一位母亲的慈爱;在教学上,她始终保持着教师的严厉。有一次,为了给一名学生做家访,她在山路上摔伤,导致左脚粉碎性骨折。因为放心不下学生,胡邦佑未等伤势痊愈就开始复课,至今留下了八级伤残。 扎根山区以校为家 胡邦佑家住城区,由于路程远、交通不便,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趟。她把多余的教室隔出七八个平方来当作自己的宿舍,简单地布置了几样家具:一张办公桌、一张床和一口电饭煲和铁锅。 近10年来,她独自在偏僻的乡村里,在简陋、昏暗的教师宿舍度过了3000多个日日夜夜。前几年,她最怕晚上和下雨天,晚上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学校,备课和看书是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每逢下雨,房顶总会漏水,为了不淋湿床被,他的爱人专门在床顶上加了一层厚厚的塑料棚。从房顶滴落而下的水滴打在屋棚上,发出砰砰响声,常常让她难以入眠。有时候,遇上连续几天停电,她就只能挨饿或者吃干粮度过。 尽管条件艰苦,胡邦佑早已习惯了坦然面对。她周末就从家里带一些土豆、咸菜和挂面到学校,作为一周的伙食。此外,她还在院里种菜。大多数时间,她都在给学生们辅导功课和批改作业。在她的耐心辅导下,孩子们的平均成绩连年保持全镇第一。 “没有怨言,没有索取。”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难以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吃苦耐劳的老师,家境却还算殷实。胡帮佑家在合川城区住三室两厅的大房子,儿子有出息,儿媳今年就要生产,可她无暇照顾家庭。为了70多公里外的4个乡村孩子,她放弃了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长期奔波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对于当初的选择,她无怨无悔,并愿意教到退休那一天。她相信这样做是值得的,同时,她也相信家人如一如既往地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