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璧山区通过落实“三个优先”,实现“三个覆盖”,贯彻“三个保障”,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稳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第一,落实“三个优先”,保障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教育投入优先,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 近年来,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学校除按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外,还另行安排资金给予补助。 二是教育规划优先,城乡学校布局科学合理。 近两年,城区新建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工程项目完成建筑面积174000平方米,完成投资35200万元。完成城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效缓解大班额,满足城区学生入学需求。 三是教育建设优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新建学校4所、改建学校11所,总投资达7.15亿元。投入9300余万元,完成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六大功能室标准建设,“数字校园”、教育城域网和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100%。
第二,实现“三个覆盖”,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多管齐下,实现师资素质提升全覆盖。 近三年,大力引进音、体、美、小学英语等学科教师100余名,充实到农村偏远学校或学科紧缺学校。加强师资培训,组建名师工作室5个,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0余名干部、教师参与支教、交流,定期选派优秀教师交流学习100余人次。 二是一校一品,实现文化兴校全覆盖。 本着“办好每一所学校”宗旨,着力提升学校办学的“软实力”。完成全区学校文化建设,全区“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办学格局基本成型。 三是严格管理,实现规范办学全覆盖。 出台《璧山区义务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暨绩效考核方案(试行)》及9个配套文件,扎实开展中小学常规管理和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工作。
第三,贯彻“三个保障”,确保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先行。 倾力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形成能够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室文化、班级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和课堂文化等。建立区级、学区、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教学质量监测通报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是保障每个孩子公平入学。 指定13所学校为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近三年每年解决3000余名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实施万名机关干部及教职工“1+1”真情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费午餐,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营养餐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保障 城乡共同发展机制。 启动高中、初中、小学教育与市内名校全方位对接。首批12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与我市12所优质学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学研讨、学术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捆绑结对,每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都有一所相对优秀的学校牵手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