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重庆每万名常住人口将拥有3至4名全科医生
4月6日,记者从重庆市卫计委获悉,预计到2020年,全市可培养全科医生一万名,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3-4名全科医生。
全市已到岗全科医生3400余名
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最重要的即是全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
目前,全市已到岗全科医生3400余名,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1名全科医生。
针对儿科、公共卫生等方面人才紧缺的现状,市卫计委还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将急需紧缺人才的学历标 准放宽到大专学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乡镇卫生院还可放宽到中专学历。对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实用型人才,可不作学历要求。对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
同时,对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员取消笔试环节,实行直接考核招聘,提高招聘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对招聘条件、人才年龄等方面的调整,我市计划用3至5年时间,为基层招录补充5000名急需紧缺人才。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年收入较2009年增加1倍
为把人才留在基层医疗机构,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市级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后可保留“高出部分”管理问题的指导意见》,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在“托底不削峰”的基础上,可对高出部分每年考核后实行动态调整,年增幅为10%。
目前,个别区县设立特殊人才津贴,对个别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业务骨干给予重点倾斜,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职称评定取消全科医生的论文等四项要求
在职称评价机制上,我市也进行了创新,建立起符合基层全科医生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即取消对全科医生的计算机、外语、论文、科研条件要求,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更加注重全科医生的医德医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药费用控制情况,实施“三个打破”,打破学历、资历和岗位限制。
此外,通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保证全科医生每5年在岗培训一次,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进修学习1次,每次不低于半年,提高全科医生的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