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他带动164名遗体捐献志愿者 为生命续航
江津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2020年8月25日,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在江津区德感街道南华康居小区举行。“重庆好人”龚光荣夫妇俩和遗体捐献志愿者们身着白色体恤,鞠躬、默哀、目送重庆医科大学遗体接受站的车辆远去……2014年以来,这已是他们第9次以这样的方式送别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的“家人”。
对这对年过六旬的夫妻来说,这样的告别并不显得沉重。 “挽救别人的生命,也是延长自己的生命。” 龚光荣的思想朴实而动人。
从儿子龚莜植捐献遗体到龚光荣、李洪玉夫妇二人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再到带动周边160余名群众加入遗体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他们用爱为生命续航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让咱一家三口在纪念碑上团聚 ”
在距离龚光荣家约一小时车程的璧山区,坐落着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园中的一块纪念碑上,镌刻着龚莜植的名字。尽管纪念园迁了新址,但夫妇二人清明节到纪念园系上一条红丝带的习惯却没变。
时间回到2011年8月,龚光荣夫妇唯一的儿子龚莜植退役后不幸查出患淋巴细胞白血病。缠绵病榻一年多的龚莜植自知治愈无望,逝世前向父母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爸爸,我生病一年多,得到了社会各界捐助,我无以为报,就把器官和遗体捐了吧。”听到儿子的话,龚光荣沉默了,老伴李洪玉当即嚎啕大哭,死活都不同意儿子的请求。在她看来,中国人祖祖辈辈都讲究入土为安,儿子如果捐了遗体,以后一家人永远都无法在“地下”团聚了。
“我当过兵,接受过国家的培养,把我的器官捐给更多需要的人不好吗?”龚莜植反复劝说父母放下偏见,“你们就当我在战场上牺牲了吧!”
龚莜植“狠心”的一句话,最终击败了母亲的坚持。万般无奈之下,夫妇二人忍痛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第二天就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前来登记遗体捐献。
2012年9月7日,27岁的龚筱植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按照儿子的遗愿,龚光荣夫妇向重庆医科大学捐献了龚筱植的遗体及眼角膜。4天后,重庆医科大学发来感谢信:龚筱植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帮助了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那一刻,龚光荣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感觉儿子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他还看着这个世界!”
遗体捐献后,龚筱植的名字被刻在了南岸区江南殡仪馆的纪念碑上。2013年清明节,走出悲痛的夫妇第一次在纪念碑上看到了儿子的名字。摸着刀削斧凿的文字,儿子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时的情景又浮现在夫妇二人眼前。
“既然我们无法在‘地下’团聚,那就让咱一家三口的名字在纪念碑上团聚吧!” 当天,面对儿子龚筱植和纪念碑上数千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夫妇二人作出了庄严承诺。
2014年初,龚光荣、李洪玉前往江津区红十字会,正式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为南华社区第一个签订遗体捐赠协议的家庭。
“我就是死,也要把这件事干到底”
“弘扬人道、彰显博爱、崇尚奉献”, 在龚光荣一家三口的遗体捐献证书上,印刷着三个醒目的词。尽管遗体捐献利国利民,但在保守的乡邻看来,他们的行为无异于“离经叛道”。
“政府给了你们很多钱吧?”“签了遗体捐献志愿书,看病是不是有优惠?”捐献遗体的事情传开后,龚光荣夫妇的义举并没有得到亲朋邻里的认可。个别极端的邻居甚至在背后议论龚光荣夫妇:“狠心,儿子死了还要被送去‘千刀万剐’!”
乡亲们的质疑让失独后的龚光荣异常难过。尤其是对儿子龚筱植的议论,更让夫妇二人饱尝锥心之痛。“我儿是为了医疗事业、为了延续他人生命自愿无偿捐献的遗体,不是为了钱!”面对乡亲们的质疑,执着的龚光荣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为儿子正名!为遗体捐献公益事业正名!
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龚光荣心里形成:何不借此机会,把遗体器官捐献这件事推广起来?
“最开始想着先从身边的亲戚朋友入手,大家关系亲密些,不至于闹得太难堪,可谁知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龚光荣告诉记者。2014年夏天,夫妇俩带着资料到姐姐家宣传,没想到刚开口,姐姐全家都“黑了脸”,直接把他们赶出了家门。
尽管饱受打击,龚光荣却并没有气馁。 “我就是死,也要把这件事干到底!”
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遗体捐献公益事业,只有初中文化的龚光荣多次前往江津红区十字会拿资料、向工作人员请教,疯狂补习专业知识。在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流程后,他又将群众眼中“犯忌讳”的语句编成“言子儿”,或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聊,或跑到小区院坝、滨江路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集中宣讲,降低大家对遗体捐献的“敏感度”。李洪玉也不闲着,经常带着一家三口的捐赠志愿书,挨家挨户给妇女同胞做工作,讲述儿子捐献遗体的动人故事……
就这样,在夫妇二人不懈努力下,乡亲们的态度从质疑到逐渐接受再到主动参与。春风化雨中,人心逐渐“解冻”,大家的观念也悄然转变。2014年,滕明德、周中全、陈安明、何高峰4位邻居成为龚光荣动员的首批遗体捐献志愿者。 他们之中,最年长者57岁,最年轻者仅30岁。
“最好的奖励就是更多人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从事遗体捐献公益事业6年来,龚光荣夫妇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江津最美志愿者、感动重庆月度人物、重庆十大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在他们狭小的房间,一本本精美的荣誉证书被收纳在一个箱子里。但夫妇二人真正压箱底的“宝贝”,不是分量最重的奖杯,而是薄薄的一本遗体捐献志愿者花名册。上面写着经他们动员、自愿捐献遗体的164位志愿者的名字。“对我来说,最好的奖励就是更多人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龚光荣说。
从4到164,6年间,在龚光荣夫妇大爱的感召下,“花名册”上名字的数量猛增了40倍! 仅2016年1月22日,龚光荣所在的社区就有45位居民集体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这场捐赠,至今保持着全市最大规模集体(社区)捐赠遗体器官的记录。龚光荣77岁的丈母娘谢启芳也发动两个女儿,一同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作为曾经质疑龚光荣的一员,看到龚光荣全家都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孜孜不倦宣传遗体捐献公益事业后,邻居袁孝平最终被打动。“听了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我们才知道遗体捐献是无偿的,捐献遗体完全出于公益。”受到感召的袁孝平不久后主动签下了捐献志愿书。
“江津,大江之津,大爱之城,自古以来就有崇善尚美的优良传统。”江津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邱东告诉记者。自龚光荣夫妇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关注报道后,整座城市都被他们的无私大爱所感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投身遗体捐献公益事业。数据显示, 2014年至今,江津共有1123人进行了器官和遗体捐献登记。
如今,龚光荣夫妇的生活仍然清贫而充实,他们身边的许多人也早已不再“谈死色变”。在每一位做出遗体捐献决定的志愿者眼中, 为另一个生命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续航。
因为他们对生命有更加广博的爱。
原标题:感动江津!龚光荣带动164名遗体捐献志愿者为生命续航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