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世界举重冠军和她的孩子们

01.07.2018  22:42

相对于18岁最辉煌时期,眼下度过的每一天略显平常,她把生活中的这一切,视作最好的安排。

伍建,90后的重庆姑娘,已拥有人生中最辉煌的荣誉——世界举重冠军。

回渝后,退去光环与光环褪去之后,她仍在星星点点的微芒中燃烧自己。

文秘小伍

国家级运动员的生活对于观众来说,通常凭靠镜头去触及。台上锋芒毕露,退役后去往何处?伍建选择回故乡。

见这姑娘之前,想象她酷似健美教练的大块头,但第一眼瞄过去,顿时对竞技类力量型选手刷新认知。

△在沙沱中学举重墙边初见伍建,背着小包,爽朗随和。

(6月)27日上午,她由远及近走来,气场确实不一般。远看,肩宽,骨骼大,脊梁坚挺,匀称而绝不是肌肉爆棚的身形。近看,嘟嘟脸淡妆点点,露出一排洁白牙齿。眼里的她既威武坚硬,又少女般温软,双重气质契合得毫不冲突。

2012年至今,伍建回渝的消息十分低调。在老家云阳,她如今拥有两份职业。一份,在离县城1.5小时车程的地方,担任一所初级中学的举重教练。一份,借调县体育局办公室,负责文秘工作。

对于一名举重运动员来说,切换练文和练武两种角色,显然不易。“各有所长,取长补短。”这是28岁的她,面对各种困境时,所散发的运动员精神,豁达与真实。

伍建跟众多女生一样,极其介意长胖的事实。她揪揪身上的肉,调皮地说:“运动量减了,长了十几斤。”她让我们摸摸大腿,肌肉依然紧实有劲。

大山下的摇篮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潜藏满满力量,若不是走近伍建,作为外行,压根不会了解这些。

——重庆是我国培养举重运动员的重要摇篮地之一。

——重庆青少年举重运动赛事中,重庆江津、云阳、黔江(不分先后)成绩包揽前三。

伍建从大山下的举重馆走出,同样,重庆多数举重运动员都在大山下被挖掘。

她出生在云阳栖霞乡红龙村,童年父母离异,她和弟弟跟爷爷奶奶生活。小学阶段,姐弟俩凌晨4点自带饭菜出门,天黑回家。家庭带给姐弟俩的伤害,表现在不爱说话,不爱笑。

转变发生在14岁那年,伍建读初一,云阳沙坨中学举重队来栖霞乡选苗子,伍建印象里,五六年级的孩子站满操场,她坚持做了三个俯卧撑,竟被一眼相中。随之,举重队亮出衣食住行、学杂全免的入队条件,这无疑解决了伍建的求学之急。

伍建在举重舞台上找到了自信,谁也预料不到,坚持便是出路:在举重竞技台上,她先后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奖牌总计20余枚;18岁时走出大山,走进市举重专业队;尔后被选拔到国家队训练,跟奥运冠军一起练。

她成长得很快,同样18岁那年,她代表我国参加希腊世界大学生举重锦标赛,荣获女子75公斤级举重总冠军,包括抓举、挺举、总成绩在内。她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并获得国家一级裁判员资格。

△2008世界大学生举重锦标赛女子75公斤级,伍建一举夺魁。

目前重庆的举重成绩仍不理想,虽然有了世界冠军,却没有奥运冠军,算是伍建一大遗憾。拿到世界冠军后,她选择退役、读书、回乡。她把金牌和奖杯献给了母校,那是她梦开始的地方。

我是伯乐,千里马你在哪里?带着对体育运动的敬爱与传承之心,伍建回乡后,在当地各类小学操场上,挖掘心目中的举重之才。

肩宽腰细、肘关节打直、踝关节要软、肢体关节协调与否……最近两月,伍建和同事开车跑遍了云阳大小乡镇,为云阳青少年举重队选苗子,已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道责任。

今年,伍建与同事预计为云阳沙坨中学举重队收入25名小队员。

△沙陀中学荣誉墙边,伍健拿起当年的奖杯,满是朝气。

扛铁的孩子

沙坨中学,距离县城80余公里,群山环抱之中,培养了不少国际国内大赛中摘金夺银的选手。这所学校的举重训练史,从90年代延续至今,已成为云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该校现有专职举重教练4名,伍建作为其一,而她同事当中,包括曾获四川省运会男子举重冠军的老运动员。

放弃诸多机会,回乡献力,不禁令人心生敬意。而同样令人动容的,是那些跟随教练训练步骤,汗透衣裤的扛铁孩子。

△学生们日常需要练收腹跳锻炼爆发力,很多外行以为举重运动员很笨重,但他们亲眼看到1米6出头的师兄刘灏(第一个夺得亚运会94公斤级金牌的国手)能起跳摸篮圈。

27日这天的举重训练课,也给我们上了一课。

在这所初级中学800名学生里,不到40人的训练队伍,从800米跑圈,到展腹跳、收腹跳、冲刺训练,再到鸭子步、蛙跳,再延伸至深蹲、抓举杠铃。

这些14至17岁孩子的爆发力、脚踝支撑力、身体协调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一次次呐喊和追逐中发生着质变。

△百米冲刺也是练爆发力的必备项目

伍建和同事围着孩子们转啊跑啊,不时发出刺耳的喊叫声,刺激孩子们迸发力量高举到底。男孩训练从20公斤杠铃开始加杠铃片,女子从15公斤开始递加,最后分别突破极限。

△每次加磅,卯足力气。

细细观察,孩子们腿背上被杠铃刮出一溜溜伤痕,手上、锁骨、颈背上也长出不同程度的老茧。

△如果技术不纯熟,杠铃很容易砸到人。

△举重有“贴近原则”,发力时,越贴近身体越省力,黑茧从踝骨延续到膝盖。

在汗水浸湿的训练馆,孩子们挺拔的背影,绽放着超出常人的爆发力。他们在艰苦训练中迅速成长,有的打开了宽阔的胸襟和肩膀,有的步伐矫健有力,有的形成了六块、八块令成年人惊叹的腹肌,黝黑的皮肤和黑乎乎的笑脸顶着烈日发光。

△挺举离地一瞬间

△挺举爆发一瞬间

腰背收紧、手臂手腕放松……伍建要带给孩子们的,是技术的秘诀和力量的运用,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大力士不一定举重行,人之所能,是相信能。” 伍建告诉孩子们。

△新训练的学生需要从练动作开始,师兄带师弟,不停重复动作。

单车婚礼

退役前的伍建向来短头发,秀气的女生脸,一旦站上赛场便流露出霸气的自信。她说,在战场上,运动员传递的气场,是决胜过程中的一大秘诀。

当了多年女汉子,退役后的伍建烫了头发,戴上了女生们喜欢的首饰,回归女生的本性。她和许多女生一样,天生怕青虫、怕老鼠。退役时还没恋爱结婚,已落下一身伤痛。她需要呵护与被爱。

伍建懂事,参加工作后的薪水并没用去看病动手术,而是将老家房子进行改造。奶奶心痛她,邻居心痛她,就怕她嫁不出去,甚至云阳龙缸景区的工作者,为她特意举行了一次鹊桥会。

缘分两年前终于降临。退役后的伍建仍然热爱体育,常参与集体登山、集体跑步运动,并加入当地自行车协会,爱人也是自行车爱好者。

2016年,在云阳磨盘寨景区骑车,两人相识。爱人为人老实,比她大4岁,普普通通从事广告传媒的工作者,很快两人坠入爱河。

今年5月1日,伍建的婚礼轰动了县城。除了婚车,80余辆自行车开道贺喜。

把我老公背惨了!”伍建说,两人净身高差不多,1米72左右,她比老公重,老公为给她一场完整婚礼,非要背她下楼,一旁起哄的人集体吹哨子,把大家乐坏了。

婚后,伍建很幸福,她活泼好动,爱人沉静稳重,刚好互补。生活中,难免有朋友开玩笑,调侃她的手臂比爱人腿粗,有人说两人外形像姐弟。因为力大的原因,伍建提米、提油、提牛奶都自己来。

甚至有朋友开玩笑,喊我把老公举起来,我没多想。”伍建说,生活本应有幽默和乐趣。

续梦

在沙坨中学的校园操场上,“精彩在此一举”五个字挂在高处。举重馆门口标语上写着,“古有英雄举鼎,现有豪杰举重,鼎者,国家器重也”。这些文字,激励着热爱举动运动的孩子们。

伍建最喜欢一句话:“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汗水让杠铃杆更容易生锈

△学校是不能赤膊的,但他们却必须“开后门”。

学校光荣墙上陈列的学生竞赛成果,正是多年来,如伍建般退役运动员,辛勤施教的证明。

向双兰,2017年全国中学生举重锦标赛冠军;

温中梅,2016年全国少年男女举重分龄(U13-U16)锦标赛冠军……

我们从当地体育局得知,这所山沟沟里的初级中学,还走出了仁川亚运会冠军刘灏。作为云阳青少年举重运动的县队代表,这里先后为北京体育大学、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选送举重运动后备人才52名。在国内各大赛事中,该校学生拿到38次全国举重冠军,另外收获97次市级大赛冠军,国内国际各类奖牌奖证达300多枚。

27日那天,沙坨中学课间铃从早操到午休,从上课铃到眼保健操,举重孩子们的训练和文化课穿插进行,深感两个字:辛苦。

△必做的放松环节

下午16时30分左右,一天的训练结束了,伍建也要回家做饭了。孩子们摆好垫子,互相踩背踩腿,按摩放松。

7月16日,伍建与同事倾力培养的云阳举重少年们,将站上重庆青少年举重锦标赛舞台。我们预祝顺利通关。

△换下衣服,冲个凉,然后回教室上课。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琅 实习生 赵阳阳 文 记者 李野 图/视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