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状态下的舞姿!听不见音乐的他们用舞蹈传递心里的“声音”
在很多人眼里,舞蹈和音乐的融合,就像雨天离不开雨伞一样,理所当然。
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听不见声音,却能用整齐划一的舞姿,向人们传递着欢乐和感动。
2021重庆市残疾人励志报告暨特殊艺术巡演现场
12月14日,2021重庆市残疾人励志报告暨特殊艺术巡演走进四川外国语大学。来自全市各地的残疾人艺术者,用舞蹈、声乐、演讲等形式,为观众们带来一场精彩而励志的演出。
“我想成为你的耳朵,带你听见全世界的声音……”
在感性的旁白声中,两名听障舞者合着节拍翩翩起舞,时而轻柔、时而强劲,每一个动作都精雕细琢。短短几分钟表演,深深地震撼来台下的观众。
“他们真的听不见吗?”
短暂的惊讶后,现场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支舞蹈的名字叫做《听》,讲述的正是听障者的故事,表达即使听不见声音,也可以听见心底“爱”的声音。
舞蹈《听》
今年29岁的黎世腾是其中一位舞者。通过手语翻译,记者与他“聊”了起来。
“舞蹈能给我很强的力量,让我开心起来。”
黎世腾从出生就失去了听力。9岁那年,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街舞表演,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舞蹈,跟着电视里的动作自学起来。
黎世腾
听不见声音怎么跟上音乐节奏?怎么跳舞?
“从一开始跳舞,我就是静音状态。”
黎世腾“说”,虽然自己听不见,但练舞时通过音响,可以感受到耳膜的震动,久而久之,这种震动感就成为他独特的“节拍器”。
如今,黎世腾从事专业舞蹈艺术已有10年,参与过百余场大型演出,是重庆梦翔残疾人艺术团的骨干成员。
舞蹈《龙脊》
这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花一个月“啃”一支舞蹈是常事,有时一个动作都要反复排练成百上千遍,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舞蹈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有一天能和专业的舞者同台竞技。”黎世腾用手语对记者“说”。
现场,万州特殊教育中心和彭水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们也带来了精彩的演出。他们借助手语老师的手势和表情,踏着节拍,用一个个优美的舞蹈动作,让观众聆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
万州特殊教育中心舞者李明洋
除了艺术巡演,来自梁平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周娟还以《听见幸福》为题,讲述了自己从明达镇中心小学调到区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如何适应从听得见到听不见,在曲折中探寻方向,最终坚定教育岗位的故事;重庆大学的残疾人大学生古佳鑫则将自己比喻成一只“小蚂蚁”,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不畏困难、勇敢追梦的励志故事。
据了解,重庆市残疾人励志报告暨特殊艺术巡演已开展25场,旨在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和文明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接下来,还将继续在我市部分高校开展。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