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张启刚的心里,一直住着天使与魔鬼
社评
贵州毕节4孩子自杀,最大孩子张启刚的遗书已经警方鉴定是真实的。孩子说: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这件事情其实计划了很久,今天是该走的时候了。(新闻见本报昨日7版)
这悲剧一直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我甚至也想骂这位13岁的“大哥”张启刚:你想死,咋能把自己的三个亲妹妹一起带走啊?特别是最小的妹妹才5岁,她根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更难以理解自杀与缺少母爱父爱之间的关系,她死前一天还在幼儿园快乐地跳着橡皮筋啊!你咋能像魔鬼一样如此残忍和决绝啊?
但这样的骂我说不出口,因为我同时觉得,这位“大哥”又是坚韧勤恳得令人尊敬,令人感动乃至泪奔。这么多年来,你虽有父母,却长兄当父,带着年幼的妹妹,操劳着这个家,就连圈里的猪也养得肥肥壮壮……对于一个10来岁的孩子,太不容易了!你真的像天使一样,用瘦短的羽翼,在穷山僻壤里,庇护着妹妹们一天天长大。
只能这样理解:在张启刚的心里,一直住着天使与魔鬼,可冰冷而苦涩的现实,一步步让他抛弃天使拥抱魔鬼,背叛自己的灵魂。
这恰恰是最令人心酸和悲伤的。如果张启刚一直坚韧着,忍耐着,含辛茹苦着,直到自己和妹妹们都长大成人,都结婚生子,那将是一段多么感人至深的佳话。我想,当他第一次独自操持这个家时,他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并且很强烈,要不他坚持不了这么久。可现在,天堂地狱,瞬间坠落。
但张启刚不认为是“瞬间”,他说“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这件事情其实计划了很久”。是什么,让一个10来岁的孩子计划着死?又是什么,让他迟迟没有死?他在等什么,为什么他等待的东西一直没来,而他又一直不告诉任何人他在等什么?
天使与魔鬼在他的灵魂深处冲撞打斗了这么多年,这是怎样的痛苦煎熬啊!
是在等爸爸妈妈重归于好吗?是在等妈妈回家的电话、脚步、呼喊乳名和拥抱吗?是在等爸爸不再暴力而是带着妈妈和四兄妹温馨地吃一顿饭吗?是在等一家人欢笑着上山放羊、下地种菜吗?是在等爸爸带兄妹到远方的打工地看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吗?是在等爸爸妈妈对自己辛苦持家的一声表扬吗?是在等爸爸妈妈把自己肩上沉重的担子接过去吗?是在等亲人老师给自己的未来一丝指点一些希望吗?是在等亲戚、邻居、老师、同学友好关爱的目光吗……也许都是,也许还有其他很多——斯人已去,何处问询?
但一切都没有回应!妈妈多年不见,爸爸脾气难改,周边温情稀缺……孩子们就像生活在爱的真空!当一个人所有的期待都毫无回应,心就无处存放,就会一潭死水,就会陷入绝境。
人对回应的渴望,从婴儿时就开始。
在一些生孩子很多的农村,父母往往把刚生下来的孩子放在床上,在床边放几张高凳子之类的以防止孩子掉下来,然后就去地里干活了。不管孩子饿了、痛了、不舒服了,不管怎么哭怎么闹,都没有回应。过去,很多人觉得这很正常,甚至很得意:有一天干活回来,突然发现孩子会在床上走路了,于是父母们会带着惊喜到处宣扬“我家孩子自己学会走路了”。但现代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分析,发现对婴儿来讲,这是极其可怕的经历——如果无人陪着,就意味着婴儿时刻都处于渴望、恐慌、惊秫甚至地狱中,他时刻都是在和魔鬼打交道——他身边根本没有人啊!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张启刚的内心,从天使变成魔鬼,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无回应”,让他心死,让他绝望!让他不放心把妹妹们留在世上?
成年人关上了心,还可以靠着内心的回应,即所谓的人内传播而勉强活着。但作为心智远未成熟的孩子,一旦把心关上,无回应的绝境,或许就会直接杀死他们。
张启刚“大哥”,你含辛茹苦抚养妹妹们多年,却又亲手带着她们决然自杀,这惨剧,留给世人太多的不解——天使与魔鬼如此畸形的结合与残忍的转换,究竟是为什么?
是“无回应”吗?可如今谁都知道你已经远在天国,不可能回应了!
重庆评论员 胡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