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馆重新开放 一起去打卡
△曾家岩50号(周公馆)经过半年的修缮维护,于今天上午正式对公众试开放
在这栋位于重庆渝中区曾家岩50号的三层小楼里,有一扇特别的黑色小门,在70多年前,这扇并不起眼的小门常年紧闭,隔开了周恩来所领导的南方局和国民党人租住的不同区域。
5月25日,经过半年修缮,周公馆正式对外恢复试开放。在修缮完成的周公馆警卫室挂钟下方,一首1958年董必武再回周公馆时题下的小诗,被增设在了陈列之中。在这首小诗里,董必武戏称当年南方局工作的环境为“三明治”,再现了当年南方局所处的惊险工作环境。
△市民在曾家岩50号(周公馆)旧址参观
董必武戏称当年工作的周公馆为“三明治”
“八年抗日此栖身,‘三打维支’笑语新,戴笠为邻居在右,总看南北过门人。”这是一首1958年11月9日董必武重返曾家岩50号周公馆时题下的小诗。
△董必武1958年题下的小诗
在这首小诗的下方,董必武还写下了自己对诗句的“注释”——“‘三打维支’系英语译音面包夹火腿也,抗日时我们住一三两层,二层系国民党人居住。”
据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份新增设到周公馆之中的珍贵文物,反映出了当年在此工作的南方局的惊险工作环境。
工作人员说,虽然这里是“周公馆”,但其实它的内部环境却不寻常。在周公馆二楼的走廊里,有一扇黑色的特殊小门,当年,正是它,隔开了同居一楼的南方局和国民党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工作人员说,虽然当时主楼的一层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为南方局租用,但其余分别租给了时任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秘书刘瑶章,国民党上层人士端木恺,还有时任重庆市市长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领导的“战时妇女服务团”。
这样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同进一个院、共住一栋楼的现象。但双方心存芥蒂,几乎没有往来。
不仅如此,当时在“周公馆”外,距大门右边百米之外就是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边则毗邻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
但就是在这样内外环境都极其险恶的情况下,南方局的工作人员们依然风雨兼程,为国奔忙。
△修缮完工后的周公馆对陈列布展作了提档升级
△会客室兼会议室
△周恩来邓颖超的办公室兼卧室
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这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国内国际统战工作,团结教育了广大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主义人士,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外各界朋友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支持,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统区广大人民的民心。
小厨房里周恩来亲自下厨做了红烧狮子头
在周公馆小院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厨房,当年,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吴玉章等人都曾经在这座饭堂里先后招待过柳亚子、张澜、黄炎培等各界知名人士。
可是却鲜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小小的厨房里,周恩来曾经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自己非常爱吃的家乡菜——红烧狮子头,招待前往周公馆的文化界人士们。
△当年周恩来在这个小厨房亲手做“红烧狮子头”招待客人
工作人员说,周恩来不仅喜欢吃红烧狮子头,而且还会自己动手做。那是因为他10岁时,两个母亲相继去世,他便挑起了“当家”的担子,而且能“佐理家务”,井然有序。他自己说的“佐理家务”中,便包含着烧饭做菜。
来到重庆后,工作繁忙的周恩来,很难有机会到厨房展示他的厨艺了。但是,在1941年冬季,周恩来亲自走入了周公馆的厨房里,再次拿起了锅铲。
工作人员说,当时,由于年初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重庆的所有进步人士心头都有着沉甸甸的压抑感。
此时,周恩来选中了当时陪都重庆的话剧作为突破口,让大家先后排演了《天国春秋》和《棠棣之花》等剧目,使山城气氛终于活跃起来。
周恩来十分高兴,便提出请当时在重庆的文艺界朋友们到周公馆玩,吃顿饭犒劳大家,并明确对人们说:“只要不是坏人一律欢迎去周公馆。”
周恩来请客的消息一传出,人们便奔走相告,不管是请到的,还是没请到的,得到消息后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赶到了周公馆,整个楼底四间房子和一个小天井塞得满满的。到场的有阳翰笙、陈白尘、郑君里、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等一百多人。
开饭时,周公馆的桌凳、碗筷都不够,但所到的客人都不以为忤,反而谈笑风生,相聚甚欢。
请客的主人周恩来跟大家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便系上围裙,亲自下厨为客人们做他的拿手家乡菜——红烧狮子头。
文艺界的朋友们见这道菜肴色、味、形俱佳,又是周恩来亲手做的,所有筷子便一齐指向“狮子头”,很快便一扫而光。
当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组组长,后来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徐冰几十年后还回忆说:“周总理在重庆做的那道红烧狮子头的美味确实令朋友们回味了很久很久,有的人终生都不会忘掉。”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摄影 李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