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解放70周年丨变化翻天覆地,昌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时期

17.06.2020  13:52

今年是昌都解放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昌都宣告解放,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西藏高原高高飘扬,它促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翻开了西藏历史崭新的篇章。

6月17日,昌都市委市政府在重庆举行昌都解放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昌都解放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呈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昌都的全新面貌。

地方生产总值突破220亿

解放70年来,昌都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昌都市政府副市长、新闻发言人赵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2012年以来,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在2019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20.96亿元,是1958年0.41亿元的539倍,年均增长8.1%(可比价)。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5元,是1959年的525倍,年均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650元,是2005年7500元的4.3倍,年均增长11.1%。

赵明表示,近年来昌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藏东高原特色农牧业、绿色工业和第三产业。2019年,全市农牧业总产值达到48.02亿元,是1958年0.32亿元的150倍。

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201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2.4亿元,是1965年91.14万元的3555倍;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00.39亿元,是1990年10848万元的92.5倍。

机场航班每周80余架次

作为“藏东明珠”,昌都曾受制于基础设施落后,在出行上全靠人背马驮、走骡马驿道。伴随着基建力度持续加大,昌都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了有效缓解。

赵明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89万公里,县(区)通畅率达到100%,行政村(居)通达率达到100%。

1995年建成的昌都邦达机场,先后开通了昌都至拉萨、成都、重庆、西安等四条直达航线,每周航班达到80余架次,架起了连接祖国内地的空中走廊。

此外,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6.8万千瓦,927个村61.3万人实现主电网覆盖,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到78%。

水利设施日趋完善,新增(改善)农田灌溉面积达到40.53万亩,61.83万农牧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乡(镇)通电话率、通光缆率均达到100%,行政村通信覆盖率、光纤通达覆盖率分别达到99.47%、96.84%。

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100%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全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主城区建成了解放广场、明珠公园、茶马桥、胜利街下穿隧道等一大批重大城市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截至2019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9.2%,主城区户籍人口达到7.69万人,面积达8.9平方公里、较2012年提高约1.2倍。

此外,当地持续用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强化生态治理,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目前,昌都全市主要江河干流、流经主要城镇河流和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及以上标准,昌都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得到全面保护。

11县(区)实现脱贫摘帽

赵明表示,昌都始终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昌都目前已取得决定性成就。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3.84万户19.46万人,1127个贫困村退出,11县(区)实现脱贫摘帽,有史以来第一次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在教育上,昌都从解放前的只有两所私塾、学生不到20人,到2019年底的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9所,在校学生达14.7万人,实现了昌都现代教育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医疗卫生方面,1950年时昌都没有一所医院,仅有零星藏医。而截至2019年底,昌都医疗卫生机构达369个,拥有床位2765张,卫生技术人员3642人,当地建立了藏中西医结合、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