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峡砚如何点石成金
合川峡砚“非遗”传承人易宗毅(左)在指导徒弟刻砚。
合川峡砚新产品“龙行天下”
易宗毅制作的合川峡砚
重庆晨报记者 李炼 报道
作为文房四宝的砚台,历来因材质稀有,造型各异且文化含量丰富,而受到文人的青睐,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砚文化。中国历史上有端、歙、洮河、澄泥四大名砚。物华天宝的巴渝大地,也有嘉陵江峡砚、金音石砚与夔砚等巴渝三大名砚。位居三大名砚之首的嘉陵江峡砚,石质细腻,色泽黑灰,发墨不损毫,且存墨不腐,积水不固,造型优美,一度声名远播。如今,嘉陵江峡砚的制作工艺,作为重庆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以薪火相传。回望嘉陵江峡砚的前世今生,可谓一路坎坷,命运多舛。
合川峡砚
据合川区文化馆副馆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胡中华介绍,嘉陵江峡砚的主打产品、合川峡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相传,宋代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年)曾在养心亭(现在合川八角亭)著书立说,使用的就是合川峡砚;明代英宗时(1457—1464年)的合州人吏部尚书李实对峡砚的题诗:“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启墨云龙舞,运笔虎榜悬。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更为合川峡砚的历史提供了文字依据。之后,因为战乱等原因,合川峡砚的生产时断时续,及至近代,合川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峡砚制作技艺的同时,开始了从单一的方形、条形演变为自然形状的多种异形体峡砚的尝试,他们还在砚盖刻上竹石、花草、鱼虫、仙佛仕女、古圣先贤、龙凤等,颇得好评,上海的四宝斋、徽州的老胡开文、汉口的邹紫光阁等知名文具店都前来订货。
新中国成立后,合川峡砚进入了新的发展期。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近百个品种,雕刻从以前较为单一的平雕、阴刻、钻花、圆雕、浮雕、镂空发展成浮雕和镂空等多种手法相结合的复杂工艺,其因式造型的特点也更为明显,产品一度远销海外。
2007年,合川峡砚制作技艺进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合川钓鱼城峡砚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后,成功注册“合川峡砚”地理标志商标。
墨盘大师
如果没有人特别介绍,我恐怕很难将眼前这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一双手十分粗糙的老人与大师联系起来。
今年71岁的易宗毅却是货真价实的大师——他不但在2005年被授予“重庆市(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还于2009年成为重庆首批非遗项目合川峡砚的代表性传承人。1月13日上午,在合川钓鱼城峡砚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峡砚斋里,易宗毅讲起了他与合川峡砚的故事。
易宗毅出生在合川峡砚的发祥地——合川麻柳乡。“解放初我上小学时,乡上就开有墨盘厂(砚台统称墨盘)。那时候我喜欢画画,也喜欢用泥巴捏些人人马马耍。后来考进了合川五中,美术老师就特别喜欢我。有一回,我用木头刻了一个刘文学(解放初期全国知名的合川少年英雄)像,参加县(合川区原为合川县)少年宫的美术展览,不但得了奖,还被少年宫收藏了。”
易宗毅上初中时,乡上的墨盘厂——实为县二轻局开办的砚台厂聘请了永川籍的石刻名师刘声道为艺术总监,“不上课时,我就经常跑到厂里去看他刻墨盘,有时候,也拣些边角余料回家刻起耍,刻些花草啊、龙凤啊、美人啊。”
为了进厂,易宗毅的第一个砚台作品,就是根据厂方提供的一张象牙雕的照片,用5天时间雕刻了一件名为《嫦娥奔月》的硖石砚台。虽然作品得到了许多人首肯,但最后他还是没能如愿进厂,只能回家种地。
1979年,易宗毅进入合川小沔陶瓷厂搞瓷雕;1983年,老家麻柳乡办起了砚石厂,他被请去负责砚台的设计与雕刻,在那里干了整整15年;1998年,易宗毅离开砚石厂,承揽了一些园林景观与宗教雕塑的业务;2005年,易宗毅凭借三件作品《嫦娥奔月》、《关公》和《中国龙》参加市工艺美术大赛,获得了“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点石成金
2011年,合川区钓鱼城峡砚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聘请易宗毅担任技术顾问,已经年近古稀的易宗毅带了一批徒弟,如今他们已成为制作合川峡砚的骨干工匠。
近年来,由于身体原因,易宗毅已很少亲自操刀刻砚了。去年他彻底回家休息。1月13日下午,记者与易宗毅来到位于合川十堂镇的钓鱼城峡砚生产车间,见到大师的到来,工人们立马围了上来,希望得到指点。在厂里,记者也见识了峡砚由原石到成品的全过程。
合川峡砚行业协会会长董定元介绍说,峡砚从原石到成品,要经过选材、下料、构思、描图、造型、初雕、精雕、细磨、上油、抛光、包装等十多道工序。他带记者参观了堆在仓库里的原石,说实话,在外行人眼里,就是一堆普通石头。但通过雕刻师傅之手,这些石头最后变身为精美的工艺品。目前精品的合川峡砚,一件可以卖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用“点石成金”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不过,这些能“成金”的石头,却面临资源枯竭的境况。据董定元介绍,合川峡砚的原石,原产于嘉陵江沥鼻峡岸边。2010年,下游不远处的草街电站蓄水发电后,峡石塘口被淹没,矿洞搬到了渝武高速后面的山上,开采成本剧增。在此之后,由于开采企业原有的开采权限到期,新的手续又没有办理下来,如今已停采一两年了。“现在,我们只能靠库存与在农民手里收点少量的原石维持生产。”
与资源枯竭相比,人才危机更令人担忧。2009年市里命名的合川峡砚非遗传人共有3位,除易宗毅外,另外一位已转行,最年轻的一位在去年病逝。易宗毅说,“以我的经验说,刻墨盘必须要办厂。本来这就是个下力的活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感兴趣,要是没得收入,更没得哪个跟你学。”
北泉石砚
嘉陵江峡砚另一个支系,因上世纪30年代出产于北碚北泉公园而得名的北泉石砚,虽然生产时间不长,但却因与冯玉祥、李宗仁、林森、于右任、何鲁、苏葆桢等名人的关系而声名远扬,治砚名师马泽沛、王家发的作品,更成为藏家们高价搜罗的精品。
“我1972年进厂时,厂里刚刚恢复北泉石砚的生产。当时提卯子的,是我们的副厂长王家发。”家住北碚盛世家园的万启福回忆说:当时厂里除生产北泉石砚,还生产医用病理解剖刀的磨刀石。
万启福今年67岁,他进的厂是地处北碚的重庆石雕工艺厂,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代初的北碚石砚生产合作社。副厂长王家发是当时知名的治砚高手,曾为冯玉祥、李宗仁、林森、于右任等人刻过定制砚。
万启福进厂后,先后担任过制坯工、采购员、门市部经理等职务;由于喜欢文学,也兼任过厂里的宣传、教育、工会等工作,见证了北泉石砚由盛到衰的全过程。万启福回忆说,“北泉石砚的原材料开始采自嘉陵江沥鼻峡西岸属北碚境内的炭坝,但炭坝的产量与质量都不及一江之隔的合川麻柳坪,后来我们就去麻柳坪采购原石。”
当时恢复北泉石砚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外贸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北泉石砚还代表四川参加过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当时北泉石砚的图案主要是刻在砚盖上,素材以传统花鸟、山水为主。著名画家苏葆桢、吕林都给我们设计过图案。”万启福说,“当时苏葆桢给厂里画一批线描小稿,一、二十张也才几十块钱的稿费,稿子用完了也不知甩到哪里去了,要是放到现在,都可以上拍卖会了。”
1970年代,工艺美术品是中国外贸的主打产品,但大多数处于买方市场的被动局面。“外商要货时,加班加点的做;生意清淡时,库房都堆满了。”据万启福回忆,到1970年代末,外贸订单越来越少了,还经常有退货,厂里实在承受不起,就停止了北泉石砚的生产,改做金属徽章。
万启福拿出了两方1970年代的北泉石砚,一方刻的是“翠竹小鸟”,一方刻的是“鱼水之情”。画面简洁典雅,刀法干净利落,特别是那方“翠竹小鸟”(下图),小鸟栩栩如生,竹枝古意盎然。万启福说,这是王家发的作品,“王老师留下的作品不多,他送给我这两方砚台后不久就走了,这是他留给我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