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新时代把龙文化发扬光大,“铜梁龙”品牌可以这样做大做强

14.01.2019  20:24

大足朝佛、铜梁看龙,古已有之。作为首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重要组成,中华龙灯艺术保护与利用交流会14日在铜梁举行。来自国内顶级龙灯艺术专家与民俗文化专家,纷纷为铜梁龙艺术如何进一步创新、夯实龙乡龙文化底蕴和品牌竞争力建言献策。

在传统节日尽量都要把龙灯舞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在观看了13日晚的龙灯节开幕暨亮灯仪式后的非遗文化展演,他对节目的质量赞不绝口。他为铜梁发展龙文化提出建议,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老照片征集等方式,丰富铜梁龙文化内涵。元宵节的起源与灯密切相关,“灯节”抒发着古老中国人的浪漫情怀,不少地方为元宵喜庆活动所扎的动植物花灯,有鱼、虾、蟹、荷、龙等,寄托着人们对于新一年丰收富裕的美好心愿。

  “龙灯节不仅适合元宵、中秋等佳节,端午也可以考虑。”通过在传统节日舞龙灯,进一步扩大铜梁龙的影响力。

摸清家底 注重传承与普及的结合

  “要做到说风筝让人想起潍坊,说龙灯要让人想到铜梁。”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向柏松表示,龙灯起源与兴盛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现在的传承以经典传承居多,可以加强群众参与,做到传承与普及结合,形成龙文化的强区。

向柏松建议铜梁摸清龙文化家底,要让铜梁龙融合其它地方的优秀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创新,才能更好地将铜梁龙文化发扬光大。

拓展题材 以“”为本创新舞具赋予“语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梁力生20年前就与铜梁龙“打交道”,他认为龙乡人民热情好客,给人“宾至如归”之感。铜梁龙现在借助大型文化活动亮相,有很好的品牌效应,但是要“居安思危”,不断提升作品质量,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变不断提升,龙舞要发展,也要拓宽视野挖掘新题材。艺术的魅力在于“”,要通过爱情、亲情、友情的展现,使“”者与“”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另外创新舞具,舞龙动作之外还可赋予龙“语言”,以新貌提升对群众的吸引力。

补齐短板 产研结合让铜梁龙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全国目前有15个省(地区)共40个国家级龙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广东有9项,浙江有8项,湖南、湖北各有4项,上海、河北、四川、香港各有2项,重庆和江苏、辽宁、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各1项,可以说龙文化是我国单一文化形态中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

与会专家表示,铜梁龙要补齐民俗活动、彩扎工艺、市场融合等方面差距,真正形成融入现代文化生活的知名品牌。可以学习浙江等地经验,建立起包括乡镇在内的四级非遗名录与传承人保护体系,让铜梁龙焕发新活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陈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