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国家地理商标价格却一直跌 “璧山儿菜”出路何方

16.02.2017  05:06

  近日,丁家街道高古村种植户刘发良正在整理儿菜。记者 王伟 摄

  眼下正是儿菜大量上市的时候,然而记者近日前往璧山调查后发现,当地儿菜一直处于跌价销售的状态,平均售价不到4角/斤,而且还有继续走低的趋势。为何拥有国家地理商标的“璧山儿菜”价格一跌再跌?

  连续3年价格都在跌

  “璧山儿菜”的种植面积有4万多亩,主要分布在丁家、正兴、广普、三合等街镇,其中丁家的种植面积达3万亩,当地也一直流传着“重庆儿菜看璧山,璧山儿菜看丁家”的说法。

  记者乘车刚进入丁家街道高古村地界就看到这样的情景:水泥路旁每隔一两百米就摆着两三个箩筐,里面装的全是儿菜,为了防止新鲜儿菜流失水分,不少箩筐上还覆盖着菜叶……

  高古村的儿菜面积共有3000多亩,最近正是儿菜销售的时候,仅在该村一条不到2公里的村道上,每天销售的儿菜就达20吨以上。并且,由于当地儿菜拥有国家地理商标,还吸引了浙江、江苏、广东等20多个省市的蔬菜收购商前来,基本不愁销路。

  然而,与儿菜销量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菜价格的惨淡。

  “今年是本地儿菜连续3年跌价了!”57岁的高古村村民刘发良种植有8亩儿菜,他告诉记者,当地儿菜的价格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前年同期的收购价还能维持1元/斤左右,去年同期就降到了8角/斤,今年的价格还不到4角/斤,而且过段时间各地儿菜都成熟了,我们的儿菜价格可能还会下降。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丁家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附近几个常年种植儿菜的街镇也出现了降价的情况。

  两个原因导致价低

  事实上,排除特殊气候等因素,导致“璧山儿菜”有市无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璧山儿菜”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璧山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开始,璧山丁家的村民开始在农闲时种植儿菜,之后,这一“投入少回报高”的蔬菜被璧山当地的村民广泛种植,但儿菜品种及粗放的种植技术一直没有改变。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份,璧山的儿菜丰收了,许多人争相抛售,菜价自然就难以提高,还出现过“烂市”的情况。

  为解决销售问题,当地政府曾提出了创建“璧山儿菜”整体品牌的想法。从2006年开始,当地儿菜就相继得到了重庆市农业局、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011年11月,由当地政府申报注册的“璧山儿菜”又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认证。

  地理商标不仅是地方标志,也是质量标志、信誉标志。“璧山儿菜”成为国家地理商标后,吸引了许多外地的经销商前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璧山儿菜”的销路问题。但是,由于当地没有对“璧山儿菜”的品牌和品质作进一步提升,导致儿菜的价格一直“稳不住”。

  “璧山儿菜”在主城蔬菜市场上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内多个超市、农贸市场发现,多数“璧山儿菜”都是以新鲜蔬菜的形式上市销售,不仅没有标出统一的品牌、产地,连价格也与其他普通儿菜相差无几,只有9角/斤左右。

  此外,销售渠道单一也是“璧山儿菜”价格低迷的原因。目前,“璧山儿菜”最主要的销售方式是通过菜贩开拓市场,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压价收购的情况。

  村民杜永航是璧山当地的一个儿菜种植大户,家里种植有100多亩儿菜,为了不让菜贩赚差价,他曾试过自己租车到主城销售儿菜,但结果让他很沮丧:销售的3000斤儿菜除去运输成本,每斤只多赚两角。

  这样的结果也让其他村民再次寻求菜贩销售渠道,儿菜价格最终一路走低。

  “建立质量标准”或是一剂良药

  现成的品牌优势、充足的年产量……手握多张王牌的“璧山儿菜”如何才能卖出合理的价格?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渝西蔬菜研发中心主任何平认为,在加强品牌宣传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升“璧山儿菜”的品质。

  目前,璧山的儿菜虽然总量大,但是形成规模的种植户并不多,大多数种植户都只有几亩田地,许多人都把种植儿菜当成农闲时“赚外快”的一种途径:儿菜种植期夹在两季水稻之间,如果不种儿菜,地就成了冬闲田,种上儿菜还能有些收入。这种自发的种植方式必然造成“璧山儿菜”品质参差不齐、价格混乱。

  何平认为,提升品牌价值的过程就是提升儿菜品质的过程。因此,必须将璧山的儿菜种植户“拧成一股绳”,并为“璧山儿菜”建立一套质量标准,然后对不同等级的儿菜进行分类包装销售。

  事实上,当地近两年正在进行儿菜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筛选工作,计划向全区推广统一品质的良种儿菜苗。今后,“璧山儿菜”不仅口感更好,还可以按照早中晚的时间顺序分批上市,避免种植户间相互杀价。

  练好了品质这个“内功”,“璧山儿菜”还急需解决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

  “拓宽销售渠道,不仅能直接解决销售问题,对提升品牌知名度也有帮助。”何平说。例如,该区八塘镇的一家企业正计划将一批儿菜运输到港澳地区销售,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关检测手续,预计春节后可上市。“供应港澳地区的蔬菜需要经过许多严格的检测环节,对蔬菜品质要求很高,但是这个过程对提升‘璧山儿菜’的知名度很有效果!”何平说。

  此外,电商销售渠道也是不错的选择。“璧山儿菜”有水分足的特点,成熟后必须采收,否则就会抽薹,质量大打折扣。这也使得“璧山儿菜”的销售期很短,通常只有一周左右。电商渠道能使种植户直接对接消费者,缩短儿菜销售时间。同时,电商销售模式能够与菜贩销售模式共同竞争,保证儿菜的合理价格。

  其实,从去年10月份开始,该区就和易田等电商网站合作建立了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销售正兴蜜柚、璧山板兔等多种农特产品,但该平台目前还没有开始销售“璧山儿菜”等新鲜蔬菜。这是因为“璧山儿菜”对运输途中的温度要求特别高:温度高了,儿菜会抽薹;温度低了,儿菜又会冻坏。

  为此,当地政府正在联系包装公司制作适合儿菜线上销售的新包装。今后,“璧山儿菜”的销售期可借此延长两个星期以上。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