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汶川地震速报花12分钟 重庆现在最快1分钟

13.05.2018  07:32

工作人员进行户外流动测震。 上游新闻记者 刘力 摄

重庆市地震监测中心负责人李强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伤痛,也促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加速强力推进。这十年来,中国设立了全国防灾减灾日,重庆在地震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近日,重庆晨报记者来到重庆市地震局,对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工程方面的专家进行采访,了解这十年来重庆防震减灾工作的最新进展。

地震监测能力从10年前的2.2级提升至1.5级

十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速报用时12分钟。十年后的今天,在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地震速报的时间也大幅缩短。

观测手段更丰富,监测能力大增

重庆市地震监测中心负责人李强介绍,汶川大地震过后,国家实施了多个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其中就包括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

李强告诉记者,在汶川大地震之前,地震观测除了实时监测之外,还包括针对物理、化学方面的前兆观测——在这之中,主要以地形变、电磁、流体等观测为主。

在测震当中,我们主要通过对‘地脉动’进行实时监测,”在市地震监测中心的机房,记者看到,各个台站提供的数据不断从各地传入,如同心电图一样,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如果某地发生地震,‘心电图’的波动就会十分剧烈。

李强介绍,随着包括“国家背景场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实施,新增的强震动观测、地磁基准观测、大地电场观测、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观测手段,让我市地震观测手段丰富的同时,监测能力也大幅提升。

监测台站增多,与邻省共享数据

作为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国家背景场项目”在各地的分项已陆续投用。李强告诉记者,重庆分项于2010年开始建设,共涉及9个台站。其中包括2个测震台(秀山台、巫溪红池坝台),4个强震台(忠县台、奉节台、巫山台、巫溪红池坝台),1个地磁基准台(仙女山台),1个地电台(巫溪红池坝台),1个流体台(巴南安澜台),填补了此前重庆没有地球物理场地磁绝对观测的空白。

目前,重庆的地震监测台站共有49个,组成了覆盖全市的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同时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实现了邻省台站数据共享,大幅提升了全市地震监测能力:从10年前的2.2级(三峡库区段1.6级)提升至如今全市1.5级。

地震监测定位误差不超过5公里

李强介绍,台站的增加让地震监测定位的精度更加准确,误差已从不低于10公里提高到5公里以内。

只要有2级以上的地震,系统就会进行报警。”李强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地脉动监测数据图告诉记者,系统一般在1到2分钟就可以完成自动地震速报,值班人员会在6分钟左右做出更精确的人工地震速报。而在10年前,这往往需要10到12分钟。

重点规划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烈度越大,毁灭性越大。

李强告诉记者,以前对于地震灾区的烈度调查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调查人员需要深入灾区实地了解建筑物损毁情况,往往还会遇到道路受阻等客观影响。

重庆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被列为重庆防震减灾“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重点项目,2016年已经启动。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建成后,发生5.0级以上地震,2-5分钟内能提供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地震烈度速报信息;10分钟内能提供精细化地震烈度分布图。如此就可以在地震波尚未到达之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市地震局创新发展取得多项突破

李强介绍,十年来,重庆市地震局科技创新与联合发展取得突破,出版了专著《利用地震波研究三峡重庆地区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积极参加“韧性城乡”计划,提出“重庆超高层建筑中强震仪的布设与抗震分析”等基础研究项目。12项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与市水利局就共同开展水库地震研究、摸底排查水利工程抗震设防情况等广泛达成共识。与市规划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准站数据共享。

都市区未发现地震活断层

发生城市直下型地震的风险小

汶川大地震十年来,重庆的抗震设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2011年完成的活断层探测结果表明,重庆都市区没有发生直下型破坏性地震的构造条件。

荣昌完成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

重庆市地震工程研究所所长王赞军介绍,按照2016年6月1日实施的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重庆所有区县都提升为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荣昌、黔江部分区域为7度区)。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这就要求相关工程在建设上要提高配筋,提升抗震能力。”王赞军介绍,对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还要提高一档。而对于重大建设工程以及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也要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计。“十年来,重庆的超高层建筑和轨道交通等300多个建设工程,都做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这些年来,重庆荣昌发生过多起地震。为了让地震烈度区划更加精细,荣昌区开展了地震小区划工作。该工作于2010年完成,并通过中国地震局的批准发布。目前,荣昌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率实现100%,公众的居住安全性能得到全面提高。

都市区无发生直下型地震构造条件

2011年,重庆完成都市区活断层的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该项目覆盖嘉陵江、长江两岸约2961平方千米的重庆主城区域,探测结果表明重庆市都市区分布的断层属于一般性地质断层,多位于长条状山岭部位,未发现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发生直下型破坏性地震的风险小。都市区周边100千米范围内零星分布的断层,其最后活动时代在距今10万年之前,不属于地震活动断层。

王赞军说,没有城市直下型地震发生的条件,这为重庆的招商引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地震安全环境,也让老百姓拥有安全感。

各个区县都拥有应急避难场所

在农村自建房屋的抗震设防上,重庆大力推广符合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巴渝新居”户型。此外,重庆市地震局与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开展了多期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工作,提高农村自建房屋的抗震水平。目前,全市各个区县都拥有不同类别的应急避难场所,包括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休闲广场等。

地震预测仍属世界性难题

将为地球“做CT”寻找规律

地震预警正在逐步实现,但每当有地震发生时,不少人都会在心中有个疑问: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对地震的预测?就目前而言,地震预测依旧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中、长期预测水平有明显进步

重庆市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郭卫英介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科学总结和反思。近些年,诸如地壳形变、地下流体、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流动地磁、流动重力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同时,地震部门在会商制度上也做了很多改进,不断加强震情跟踪和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经过十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努力,目前对破坏性地震的中、长期预测水平有了较明显的进步,但要提高地震短临预报的准确度仍十分困难。

三方面原因致地震预测难度大

郭卫英介绍,地震预测的科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目前,人类科技水平还不能深入到地球内部几十千米处安装监测设备和仪器,从而对震源直接进行探测。地震学家只能在地球陆地表面,或地壳岩石浅层进行观测,因此目前获取的地球内部信息是很不完整、也不精确的。

二是地震发生的机理复杂,难以实验与模拟。一个大地震的孕育过程可能要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因此,不但很难用物理学理论从本质上加以描述,也难以在实验室或者野外进行模拟。

三是大地震的“小概率性”。地震越大,造成的破坏性也越大。大地震是一种稀少的非频发事件,强烈地震对于同一地区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遇到一次,对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时期的孕震过程,机理差异很大,所以重复实践进行检验的机会很难碰到。

启动“透明地壳”计划寻规律

去年,我国启动了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拟通过“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四个计划的实施,争取在未来10年,使我国的地震科学研究水平以及防震减灾能力取得大幅度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郭卫英介绍,“透明地壳”就是要开展对地下结构的探察,特别是主要地震带的深浅结构和断层活动习性,把地下搞清楚。“这就好比给地球深部做CT。将看不见的地壳逐渐变透明,进而从中寻找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

实施“透明地壳”计划后,我国将建立中国大陆壳幔三维精细结构模型,获得综合地球物理场及时间变化图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