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围绕产业项目 引来创新人才

07.04.2016  20:19

      在“双引”中,沙坪坝区以产业创新项目为载体,不断地吸引高层次人才,形成了围绕产业项目进行创新的人才群。
目前,沙坪坝区以产业项目吸引,已引进了“千人计划”专家邓晓明教授、肖晶教授、贺耘教授,以及国外著名高校博士后邵攀霖、胡平,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负责人范开博士等在内的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团队。

        引进一个项目集聚一批人才
        作为科教文化大区,高科技产业是沙坪坝区发展的重点,也是沙坪坝区引进项目的优势。因而,在招商引资中,沙坪坝区注重引进创新型企业和项目。然后又以这些项目为载体,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沙坪坝来。
        在沙坪坝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有一家正在培育孵化的高科技企业——重庆两江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2015年,这家公司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贺耘,其领衔进行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与结构修饰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项目研发,当年就获得成功,产品已开始投放市场。其营业收入已达到291万元。
        目前,这个还在继续孵化的项目已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公司成员中,有硕士学位的占了31%,博士、博士后学位的占了29%。其中不乏有来自于剑桥大学、曼切斯特大学、 新加坡 国立大学等世界名校的顶尖技术人才。在这家公司中,其管理团队的5名成员都是博士或博士后,研发团队的7名成员中,有6名是博士或博士后。
        作为众创空间平台的“(D+M)浪尖智造工场”,从深圳浪尖集团引进来7名专业管理人才后,又通过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带进来创新项目。今年1月,在工场里的众创空间事业部,从 北京 引进来一个由8名研发人员组成的“尿液检测分析肿瘤”团队,进行这一科技项目的研发推广。工场里的全产业链设计创新事业部整合了重庆本土的12名设计师,目前正与中科院、小康工业集团、宏钢数控等对接项目;负责工场运营的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还与重庆大学联合创办 研究院 ,集聚起一批包括多名博士生在内的人才。
        正是这种项目吸引人才,人才又创新项目的机制,使“(D+M)浪尖智造工场”这一众创空间平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集聚起67名各类人才,在工场内进行19个项目的孵化。
        用项目吸引集聚人才,使沙坪坝区迅速集聚起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据沙坪坝区委人才办统计,仅重庆国际创客港(S1938创意园)、东原ARC2.5创意园、重庆市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营等一批创客载体项目,就已经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上千人。

        围绕新型产业吸纳紧缺人才
        近两年来,沙坪坝区启动了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健康服务等新型产业的发展项目。这些新产业项目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急需引进。
        在促进这些新型产业园区引进紧缺人才中,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除在政策上进行配套外,还积极做好引进人才的服务。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是沙坪坝区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特别是随着铁路口岸及中新(重庆)互联互通战略性合作项目落地后,更多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因而,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为解决物流园对人才的需求难题,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等部门积极做好各种人才服务工作。去年底,区人社局协助物流园,举办国际物流高级人才研讨会,通过这一平台吸引人才;为建立物流人才和输送培养渠道,区里还拟与重庆相关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国际物流学院和博士后工作站申报的前期调研工作,培养专业物流人才。
        在沙坪坝工业园A区内的重庆小康工业集团,是一家生产汽车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这家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等产业创新,不断地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邓晓明和肖晶都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这两位专家被引进来后,领衔大数据的产品应用、研发及销售,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由两位牵头成立的两个公司,成为小康工业集团的创新中心。而这两个公司所引进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大多都是来自 美国 facebook、微软、特斯拉等全球顶尖公司里的人才。(信息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