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遍种“发财树”

26.12.2021  07:31

经济日报消息,这个冬日,一场大雪与巴山彩叶在大巴山深处的重庆城口县不期而遇,白与彩的融合,绘就成一幅独特的山水油彩画。

城口县地处重庆最北端,森林覆盖率高达72.5%,国土面积493.8万亩,林地面积400万亩,森林面积358万亩,林业资源丰富。

满是森林的大山,虽然让城口生态指数常年高居重庆第一,但过去山区群众从这些树上获得的经济效益却很少。

如何把这些林业资源变成发展的资本,最终变成进入群众口袋的资金,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重点。”城口县林业局局长江成敏介绍,林业改革的春风,让这些变为了现实。

修齐镇岚山村村民张如琼以前在外打工,但因为没有专业技术,只能干点力气活,收入不高,家里的孩子也没照顾好。现在,她已经2年多没有外出打工了。

2019年下半年,城口县被确定为重庆市国家储备林项目首个试验示范县,县里成立了城口大巴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对合适的农民林地进行收储,张如琼家的80多亩林地全部流转给了该公司。“我现在每年能收好几笔钱。”张如琼说,每年每亩林地有50元分红,其中10元归集体,40元归村民;自己到国储林务工,每天工资120元。

我现在就在家里带孩子,孩子上学的时候去山上疏林、养护。一年下来也有2万元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收入稳定,好得很!”张如琼说,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如今的城口县已完成55万亩集体林地收储,惠及农户9894户群众,是目前重庆市国家储备林收储最早、面积最大的区县。

城口县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与重庆市九龙坡区交易森林面积指标1.5万亩,实现横向生态补偿金额总计3750万元。当地还率先在河鱼乡社区开展非国有林赎买改革试点,赎买总金额495万元,121户农户参与获利,实现生态保护和林农增收双赢。

城口县大巴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家国介绍:“我们将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50万亩,建成5万亩仿野生天麻、野核桃、黄柏、淫羊藿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木材加工生产线和青云寨森林康养中心,打造全国国家储备林建设全产业链发展的标杆和模板。

山林成为城口农民增收的主战场。该县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一般市场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销大户)+农户(贫困户)”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起中药材产业和核桃产业。

今年5月投产的城口县核桃精深加工项目,为城口的核桃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龙头作用。“目前我们收购的核桃已经超过1000吨,野核桃超过200吨。”城口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勤容介绍,以前只知道单纯卖核桃,10万亩的野生核桃更是大部分烂在了地里。开发成核桃油系列产品后,销量可观,尤其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追捧。

城口海拔高、四季分明,全县几乎都是天然的中药材良田。2018年,在外务工的治平乡阳河村村民阳纯军得知家乡要发展中药材产业,决定返乡创业。他把村里农户闲置的500多亩土地和林地统一流转种植云木香、独活等中药材,并让农户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同时与天宝药业签订中药材订单回收合同,保障药材销路。“我种的云木香有380多亩,独活有200多亩,带动了周边40几户农户。”阳纯军说。

近年来,城口县围绕林业已培育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10余家,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77个,核桃高产示范园24个,累计实现产值9亿元。

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表示,现在城口的每一棵树都是“发财树”,不仅能让生态美,更能实现生态富。我们将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最大的责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充分利用林业综合改革契机,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原标题:城口遍种“发财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