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传说(508) | 梁平竹琴:声声吟唱飘古韵
“芦棚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听罢道情看戏法,百钱容易剩空囊。”这是1850年,《汉口竹枝词》咏叹巴渝地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梁山道情(今梁平竹琴)。
梁平是竹琴的发源地,原名“名琴”,表演者需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是渝东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其源头可追溯到盛唐高宗时代。起初,竹琴是以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仅用于道教劝善说道,用“道情”的方式演唱化缘,始称“道琴”或“道情”,后有民间艺人模仿云游道士演唱道情,于是慢慢形成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因竹琴音近“磅”,简板音似“尺”,民间也称为“尺嗙嗙”。竹琴在清代逐渐被江湖艺人所认识接受,并将其从节奏、唱腔、曲本方面进行改进,至清代中期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现名。
▲梁平竹琴历史资料
清末民初是梁平竹琴的鼎盛时期,竹琴艺人遍及县城及各乡镇。民国三年(1914年),西南地区竹琴艺人云集四川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区),举行规模盛大的竹琴大会,参加大会的高达千余人。经过评词、评调、评板共评选出了三根半竹琴,即杜成辉、孙成德、赵高峰、梁佩然(半根)。留下了“梁山英雄三根半,沿江听唱呎嗙嗙”的佳话。自此次竹琴界的风云际会后,四川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竹琴艺术家,也使梁平竹琴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传统曲艺。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传统说唱形式一直是巴渝各地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它有别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有着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在文化匮乏的年代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梁平竹琴仍是一种易于传播推广的传统表演艺术,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着积极作用。
▲2018年10月,梁平竹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邓力表演梁平竹琴经典曲目,展现梁平非遗魅力
梁平竹琴风格独特,不单体现在唱腔上,更体现在伴奏所使用的乐器上。乐器的构造、尺寸比例等讲究十分严格。梁平竹琴主要伴奏是一根长约90厘米,直径约6厘米的去节竹筒,无节为最佳。琴筒用慈竹加工精制,筒的一端蒙上猪的小肠皮或者猪的护心油皮,手指敲拍能发出“嗙嗙嗙”的声响。另外,还有一对长约65厘米,宽约2.5厘米的竹板,称为简板。
挑竹、自然荫干、打磨、缠丝、刮膏灰、刷漆……梁平竹琴乐器的制作工序复杂,但或许只有经历了这些,才使得梁平竹琴的生命力更加的灵动。
竹琴的演唱形式可一人坐唱和多人群唱。表演时,演员斜抱竹琴,根据剧情节奏用一手的指尖或疾或缓地敲打竹筒下端,而且要做到敲打自如,心到神到,才能以“琴”动人。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
来源:梁平区新闻中心、梁平万事通本地精选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