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外包业务倒赔万元 创业者”戒律”:避开中间商
外包行业。重庆服务外包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增服务外包企业450家,累计达1750家。
不过,做服务外包的创业团队,也可能跌进“坑”中而命悬一线。重庆大学生创业团队——“菜小二”(重庆小二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姜军告诉商报记者,他们为活下去接了一单外包业务。然而,忙活了几个月不但没拿到钱,还被告上法庭赔款1万元,让公司运转陷入困境。
“菜小二”承接这单外包业务,究竟遇到了哪些“坑”,初创企业如何才能跨过这些“坑”?本报邀请三位业内人士,请他们为后来者敲敲警钟。
坑1
外包变“转包” 催款不给
2013年,姜军和同学创建O2O鲜果切公司——“菜小二”,在异常难熬的初创期,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更没有钱,为了活下去,他们选择了许多创业者或创业公司都会做的事情——接外包活儿。
“去年,一家公司找到我们,想以4万元的价格聘请我们制作一个软件。其实,我们知道这个软件如果找有经验的大公司做,价格估计近10万元,可我们当时挺缺钱,没有细想就接了。”姜军说,按照协议,做软件前对方预付10%款项,即4000元;软件做到一半时付款60%;最终完成后付全款。
“问题很快就来了,等到付中期60%款项时,对方死活不给钱了,我们催了多次,均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那笔款项拖了太久,‘菜小二’整体运营都陷入了困境,不得已答应对方完工后补齐款项。”姜军无奈地说,后来,他们才辗转得知,他们的甲方并不是真正的甲方,真正的甲方是另一家大公司,他们接的外包业务不过是二次转包,对方还不是总包商,只是一个中间商。
坑2
沟通不顺畅 白忙活几个月
问题还不止此,由于无法与真正的甲方接触,“菜小二”团队根本不知道甲方的真正需求。
姜军说,在达成协议前,对方就软件列出了多项要求,双方也进行了充分沟通,“菜小二”严格按照对方每个要求、每个时间段提交软件开发进度。正常情况下,完工时一定能拿到工资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完工后对方却告知“甲方看了软件,表示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不会给钱”。
“实际上由于一直都是与‘中间商’沟通,我们并不了解甲方的真正需求。”姜军说,这导致公司几个月的付出变成白忙活。
坑3
经验欠缺 无证据反成被告
原以为接个外包订单渡过难关,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中间商还一纸诉状把“菜小二”告上了法庭。
“对方怪我们的项目没有做好,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还说我们拖延工期,要我们赔偿甲方的损失。”姜军说,由于公司欠缺经验,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是通过QQ邮件或聊天记录传达给对方。对方说要修改或怎样,就是口头上一句话而已,这无法成为白纸黑字的证据。最后,“菜小二”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赔了1万多元。
建议
服务外包“戒律”:别揽中间商的活
中国重庆外劳国际服务外包公司执行总裁祖权:在承接外包业务时,业内有一条“戒律”,就是千万不能揽中间商的活。在外包业务中,涉及总包、分包业务。一般大单子,需要有资质、有实力的总包商才能承包得下,自己完成核心部分,然后把部分任务分包出去。总包商对分包出去的业务是有把控能力的,下面的承接人只要对总包商负责即可,即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上述案例中,中间商对项目没有基本判断、把控能力,只是转述,结果徒增麻烦,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承接业务时,初创团队最好直接找总包商,一些小业务,还可以直接从甲方获得。目前,外包产业的确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为更好地引导外包产业发展,我们正在计划打造一个服务外包产业园,把一些中小型创业团体聚在一起抱团发展,便于相互沟通以及降低业务往来中的风险。
找准直接负责对象 出具确认书函当证据
重庆三健科技董事长任刚健:做外包任务时,接到转包业务也可以,关键是要找准直接负责对象,并且形成直接负责的合同关系,然后认准对方的要求来做事,其他一概不认。同时,事先一定要建立利益保护机制,就算遇到中间商,这些麻烦也可避免。例如,与中间商签订协议,把需求形成文字说明和方案,把责任、义务划分清楚,每完成一个阶段,就有验收回执。
上述案例,就在于合作流程方面存在较大的疏忽。例如,“菜小二”团队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通过QQ邮件或者聊天记录传达给对方,而这些东西无法成为有力的证据。做外包项目时,每到一个阶段,一定要让对方出面确认,双方出具白纸黑字的确认书函,留下确凿证据。否则,等把项目忙完后才发现对方不满意,自己费时费力,还赚不到好处。
初创团队活下去 承接业务要学会借力
重庆服务贸易(外包)协会秘书长钟伟: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初创业者和大学生团队获取业务的重要渠道。去年,全市新增服务外包企业450家,累计达1750家,新增大学生就业2.7万人,累计吸纳大学生就业21.3万人。
据协会了解,经验欠缺、没有成熟的业务渠道、项目管理和结算团队不完善等,是这些初创业者承接外包业务时常面临的难题。其实,小团队和企业从中间商处承包业务很正常,但这就要求企业提前对中间商的诚信、征信等进行了解。同时,小团队、小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律师服务团队也不太现实,但可以借“东风”,即借力可靠的中间平台。例如,重庆服务贸易(外包)协会就有政策咨询、维权服务等,甚至签订合同前,也可以帮忙斟酌。目前,协会已搭建起重庆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线上可以找人才、找业务。下一步,协会将在江北区打造一个“动漫创业社区”,专门面向大学生推出承接动漫业务的免费培训、订单推介等。记者 衷敬睿 孙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