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世捐献遗体 他带动30多位邻居捐献遗体
想儿子了,龚光荣就翻开儿子的照片看看。
龚光荣(左一)和三位捐献遗体者。
重庆晨报记者
阮鹏程 杨野 报道
2012年9月,55岁的龚光荣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他的儿子龚莜植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去世前主动捐献了自己的遗体。
受儿子影响,两年多来,龚光荣和老伴不仅主动申请捐献了遗体,还倡导周围的30多位居民一起捐献。
“儿子当过兵,他一直给我讲,要多为社会做贡献,现在他走了,就由我来帮他完成。”龚光荣说。
儿子让他很骄傲
儿子自小争气 病重仍要为社会做贡献
昨天上午,在江津南华康居廉租房小区的家中,龚光荣坐在窗前,小心翻开一本荣誉证书,里面夹着5张照片,全是儿子龚莜植当兵时的。
说起儿子,龚光荣满是自豪。“娃儿从小身体就好,爱跆拳道,2002年还获得了重庆市青少年运动会跆拳道锦标赛男子组59公斤级的第五名呢!”
2004年12月,即将年满20岁的龚莜植应征入伍,在四川某部队当侦察兵。其间,龚莜植获评优秀士兵。
两年后,龚莜植退伍。老两口在江津城区为儿子按揭了一套150平米的房子,打算等着抱孙子。
然而,2011年8月,还没来得及结婚生子的龚莜植,在家庆祝考上施工员时突感不适。两个月后,重医附一院确诊他患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12年8月,已经进行了11次化疗的龚莜植向父亲提出要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遭到了龚光荣的强烈反对。
龚莜植用微弱的声音劝说:“爸,你不是从小教育我,要多做好事吗?我在部队里,学到的也是要多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我希望在离开前,最后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8月24日,龚莜植和重庆市眼库签下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协议。
签完字,龚莜植安慰父亲:“爸爸,你莫要伤心,你儿子是雄起的,你也要雄起。”父子抱在一起,双双哭成泪人。
此后不到一个月,年仅27岁的龚莜植就永远地离开了父母。
他替儿子做好事
以儿子为榜样 他劝说30多名居民捐遗体
儿子去世后,龚光荣的老伴常以泪洗面,他自己也难受。但一想到儿子生前的坚强,龚光荣就提醒自己要好好活下去,像儿子一样,为社会做好事。
在最悲伤的日子里,每当想念儿子时,龚光荣就拿出儿子生前的荣誉证书和照片看看。在那叠证书里,有一张遗体器官捐献证书,是儿子生前留下的。
龚光荣先是自己主动登记捐献遗体器官,接着他开始发动周围的居民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
两年多来,龚光荣先后说动了30多人。2014年12月30日,有28人一起集体在捐献书上签字。
这是江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遗体器官捐献。而这28名志愿者,全部来自南华康居廉租房小区,有6对是夫妇同时捐献遗体。江津区红十字会登记的遗体器官捐献者数量,也增至80人。龚光荣仍在继续向更多的人发出倡议。
昨天上午,龚光荣介绍,目前又有10多人确定要捐献,其中包括好几位退休老干部。另外,还有30多人有意向。龚光荣已经将他们的住址和电话记下,抽空上门沟通交流。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左右,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捐献遗体的仪式,届时将有超过50人前来签字。他还透露,他计划在今年成立一个关于遗体捐献的志愿者协会。
“这是进步的社会观念,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接纳。”龚光荣对现在做的事,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