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马痴"养20多匹好马 梦想培养奥运马术选手
为优秀青少年马术选手颁发证书
39岁王强的马厩里饲养着20来匹马
马术俱乐部里的骑手们欢聚一起
墙上挂着各种骑马用的缰绳
王强当年在珊瑚坝上办起的跑马场
俱乐部举办青少年马术夏令营活动,培养马术后起之秀。
骑马表演“盛装舞步”的王强
“嘶嘶嘶嘶……”马厩内,二十多匹颜色各异的马儿,发出欢快的叫声。
“公爵,该吃了哟,最近毛色越来越好了,要加油哦。”马厩里,毛色光滑发亮的马儿像懂事的孩子一样点了点头,然后潇洒地甩了一下脑门前的鬃毛,“你看,它听得懂我的话。”
位于沙坪坝区的一处农村,39岁的王强看着这些马儿,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既亲切又可爱。王强爱马如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马术训练中来,最好能培养一两个可以进入奥运会的苗子,就更棒了。”说到这里,王强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
与马结缘二十一载
“嘶嘶嘶……”马厩外面写着“公爵”字样的一匹黑马突然大声嘶鸣起来,引爆了其他马儿的情绪,整个马厩里叫声此起彼伏。王强轻轻抚摸着“公爵”的舌头,迅速让马儿安静了下来。“来,吃点草。”说完,拿起一把草放在手里,马儿懂事地吃草安静了下来。
王强介绍,这是一匹盛装舞步马,参赛的时候可帅气了,能伴着悠扬舒缓的旋律完成各种动作。“公爵”多次参加全国马术赛,获奖无数。
一匹名叫“火狐”的半血马,也是王强的最爱。“在参加马术青少年精英赛重庆站比赛中,它获得全国第二名。”刚说到这,“火狐”竟骄傲地昂起了马头,在马厩里撒欢地一阵小跑,引得王强一阵哈哈大笑。
事实上,马厩里的20来匹马,只是王强养的一部分,它们却见证了王强21年与马结缘的历史。
一匹马让他改变了生活
为何会成为伯乐?为何又与马结下不解之缘?王强说,这要和自己初到重庆说起。
16岁初中毕业后,他从河南来到母亲的老家重庆,并在观音岩一印制厂当学徒,每月收入180元。一天,他到南泉表哥家玩,看见了一匹马,他试着骑了上去,竟能平稳地驾驭。于是,他开始有了个想法:秋天珊瑚坝玩耍的人多,要不买一匹马到珊瑚坝去转转,说不定还有人喜欢。
王强开始行动起来,花1600元积蓄买了一匹驮马,开始了他在珊瑚坝的观光生意。一个月下来,能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王强决定扩大规模,把骑马当成事业来发展。
2007年,在鹅公岩大桥下的一块空地,王强开启了自己的马术教练生涯:教喜爱骑马的小孩,进行马术训练。
梦想培养出奥运马术选手
这个暑假,王强会带着马儿以及许许多多喜欢骑马的孩子,到仙女山去寻找驰骋疆场的感受。看着这些孩子在马背上驰骋的样子,家长和王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年少有为,可以做很多事情啊。”
“马术作为奥运会项目,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并不算强,而00后这一批青少年对于马术的爱好,恰好是培养好苗子的重要机会。”王强说,他的马术俱乐部有会员500人,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另外,儿童爱好者也不少,约有100人。
骑马有“运动之王”之称,是一项全身运动,还可以亲近自然,是一种绿色运动,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上这项运动的原因。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投资让孩子学习骑马。“我觉得在这些孩子里,肯定会有很不错的苗子,假以时日好好培养,说不定还能寻找出几个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好苗子呢。”王强说。 (记者 王渝凤/文 冉文/图)
编辑: 李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