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健康产业培育成重庆支柱产业
6月29日,市政协四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对“重庆大健康产业培育与创新”开展了重点协商。
大健康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大健康是指围绕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护。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统称身心健康。
何为大健康产业?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主任张明树认为,大健康产业是指围绕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
“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健康产业不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
今年4—6月,市政协组织部分民主党派和区县政协相关人士,就此展开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尽管总体上我市大健康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已初见成效,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规模正不断壮大。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三军医大附属医院、重医大附属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为代表的医疗产业,以太极、药友等制药企业和海扶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为代表的医药产业,以太极集团、希尔安药业等为代表的保健品产业,以医院体检中心、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等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为代表的健康管理与促进产业,以及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养生保健等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共同支撑起我市大健康产业体系。
大健康产业发展存在六大问题
“我市大健康产业与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张明树说,具体而言,尚存六大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相对滞后。在行政管理、行业发展层面对大健康产业概念不够明确、清晰;大多数群众治病意识强、防病意识弱、保健意识差。调查显示,重庆每年参加健康体检的人数不足总人口的5%,新婚夫妇自愿婚检率不足0.5%。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我市产业主体结构以医疗服务、医药产品制造及销售为主导,其他产业较弱。
三是产业融合不够充分。“防、治、康、复、养、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未实现闭环链接,医疗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不高,医疗信息化程度不够。
四是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健康产业市场,医疗机构之间仍然存在检查结果不能互通互认的现象,市场同质化发展情形时有发生。
五是创业创新支撑乏力。研发投入总量不足,药品及医疗器械制造业研发人员和健康服务业专业应用型人才紧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六是产业发展保障不足。整体规划和标准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各自为政,对大健康产业统一协调、管理监督不到位。
大健康产业大有可为
“大健康产业大有可为!”在重点协商中,与会的市政协常委就推动我市大健康产业培育与创新积极建言,直抒己见。
张明树认为,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因此,应提倡人人树立大健康意识。政府层面则要完善顶层设计,鼓励创业创新。
“体育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刘万利提出,应推进体育场馆改革创新,探索市场化运营,盘活体育场馆资源。
老龄社会的到来,将产生大量养老服务需求。市政协常委、重医附二院院长任红认为,应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产业。尤其要打破政策瓶颈,鼓励引导全科医生与居家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方便老人在家接受康复护理服务。
“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一部分。”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副主委刘云艳直言,目前我市心理健康服务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她建议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同时,强化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监管,制定“政策包”,增强心理健康服务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