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原始创新

26.09.2018  20:05

重庆大学认真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产出一批标志性学术成果,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数首次达到7个,其中工程领域进入全球千分之一。  

一是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 加强材料、化学、大生命等基础学科研究,逐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高水平研究和学术论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学校SCIE检索论文同比增长16.72%,其中1区论文增长62.63%。2018年1-8月,学校SCIE论文同比增长22.8%,其中1区论文增长23%。学校基础研究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近1个月来学校科研团队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等《Nature》《Science》《Cell》子刊上连续发表5篇高水平论文,报道最新研究成果。  

二是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开展科技后备拔尖人才、创新团队、科技成果、重大项目等培育工作,充分挖掘人才、团队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发挥新材料、智慧能源、绿色建筑等优势特色学科,积极谋划前沿科学中心。汇聚国际顶级人才和技术资源,创新研发基于超瞬光子和电子耦合的大型精密科学装置,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落户重庆。  

三是打造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学校科研组织管理体系,依托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在植物功能基因、新型材料、脑与类脑科学、量子计算机、智能制造、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前瞻布局,开展具有开创性、颠覆性、前瞻性的研究,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针对学科群建设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对分析测试的共性需求,发挥资源汇聚优势,推动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扩建“公共分析测试共享平台”,提升分析测试平台的共享服务能力,进一步支撑学科群发展,提高学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挥学校在超快电子和多维电子显微的核心优势,打造世界一流材料表征研究平台,做强做大重庆大学电镜中心。  

四是完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 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坚持分类引导,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研究的原创性和学术贡献,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侧重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效能。学校修订或新制定涉及科研项目、经费、成果、评价考核等30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自身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增加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创造活力。  

五是营造创新研究学术氛围。 优化科研管理服务流程,建立科研网上服务大厅,实现科研、财务互联互通,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老师少跑路”,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发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培育和引导作用,设立交叉研究专项基金,开展跨学部、跨学院、跨学科联合团队研究,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青年教师科协为重要载体,通过学术沙龙、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形式,定期举办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鼓励原始创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