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着力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西南大学充分发挥农业教育特色和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始终将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基,深化农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抓德育,厚植“爱农知农为农”素养。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农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课堂讲授与涉农专业学生实际相结合,将“隆平学长”“蚕桑院士”“油菜教师”“养猪兄弟”等学农师生案例融入其中,筑牢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的共同意识。高标准建设《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立项13门农业类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项目,启动840门农业专业课程大纲修订,挖掘充实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二是抓专业,提升涉农类专业建设水平。主动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农-理、农-工、农-经、农-管交叉发展的思路,改造提升涉农类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对照农林类专业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深化涉农类专业供给侧改革,近5年停招草业科学等7个涉农类专业,围绕森林康养、生态养殖等新产业新业态领域布局植物科学与技术、中兽医学等专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学科专业知识与涉农类专业的有机融合,开设大数据养猪、智慧果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专业方向或课程。完成21个涉农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强化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
三是抓模式,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能力。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加快培养不同类型农业人才。面向大理科学生设置“袁隆平班”,吸引理工科优质生源选择涉农专业,实施精英化、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高层次农业基础创新人才。面向植物生产类学生设置“神农班”,实施导师制、综合化、探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心智健全、专业深厚、热爱“三农”的创新型农业人才。面向动物生产类学生设置“博新实训班”,推进“3344”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建立学科交叉、专业融合、资源统筹的大类培养模式,对农学、园艺、植物科学等专业实施单列代码招生和跨学院培养。
四是抓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精准把握农林类人才培养特点,将实践教育贯穿农业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组织师生赴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紧跟1个主题、组建2支队伍、注重3个相结合、搭建4个平台”的“1234”的实践育人工作模式。加强实践平台建设,与阿里牵手建设大数据与商务智能中心,合作共建面向现代畜牧业大数据与智能商务的人才实训实习基地。持续推进涉农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支农”,每年派出1000余名学生到相关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科院所,开展“校地”“校企”“校所”三种模式的“顶岗实习支农”实践。强化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构建“国家级-市级-校级-院级”四级科创训练体系,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五是抓文化,完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制定涉农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以标准促落实、促规范、促提升。构建评教、评管、评估的“三评”常态化自评,实施开学准备检查、开学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核检查、实践专项检查、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的“六查”常态化教学检查,形成覆盖农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领域的内部评价网络体系,以评促建,以查促改。依托校园开放日、招聘日等吸纳涉农企业、农业专家、毕业生代表、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群体持续跟踪毕业生发展质量,及时发现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大纲以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追踪督导有关学院和授课老师整改,确保农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