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学精神”遇到“互联网+” 2015年暑期干部培训动员工作会侧记
30.07.2015 19:08
本文来源: 广播电视
这是一次认识上的提升之旅、思维上的丰富之旅、实践上的行动之旅……7月19日,我校2015年暑期干部培训动员工作会圆满结束。
此次暑期干部培训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涵盖广博,或高屋建瓴、立意恢弘、无远弗届,或侃侃而谈、阐幽发微、颇中肯綮,既有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也有对互联网+教育的风云漫话;还有教师围坐论道大学精神。
此次培训,受训干部在此期间既增强了集体凝聚力,也碰撞出绚烂的思维火花。
此次培训,让大家感触到当前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认识到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勇气,敢于担当,勇立潮头,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才能为学校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新内涵
弘扬大学精神 构筑学校建设软实力
谈到高校面临的竞争,大家往往会想到的是“大楼”与“大师”之辩,“大楼”固然重要,但“大楼”不能取代“大师”已成共识。
当下,激辩“大师”“大学”的重要性,主要关注的是学问,可是大学除了博大精深的“学问”,还需要某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并非具象的“精神”,更能决定一所大学的品格与命运。
大学精神是推动学校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是一所大学发展的软实力。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把理想远大、境界高远作为学校的一种精神追求。围绕未来一个时期“把学校建成什么样大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两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
学校在即将步入十三五发展的特殊背景下,学校的发展面临着不少新任务,新情况。
比如“三融合”的建设思路该如何落地,这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的系统谋划,还需要全校上下与时俱进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此,校长郭庆表示,一所学校的转型发展,不会是一蹴而就,不会是今天吹起冲锋号明天就可以打扫战场的。学校长远发展终究要遵循教育规律,坚定地围绕学校办学的根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科学发展。
对此,郭庆表示,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勤奋有为的拼搏态度,继续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据了解,学校以“三融合”办学思路为主线,切实推进当前阶段的“建骨干、建开大、建大学”工作,打造解决学校未来发展“高度”的驱动力。
学校加强建设与内部治理,逐步解决影响学校快速发展不平衡问题,打造解决学校持续发展“强度”的驱动力。
对此,李国渝副书记在培训动员时说到,“本次培训,需要解决干部的管理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需要提高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适应学校前进发展的步伐。”
新常态
论道大学精神 运用“互联网+”教育思维
如果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那么,高校教师群体则是精神涵育的关键生成路径。
“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有一天会坐上科学会堂主席台的中央位置。”
骨干教师阳雯与另外四位教师疾步登上主席台,如同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并排坐于主席台正中,就“大学”精神侃侃而谈,发表不同见解,甚至还可以点名请台下坐着的校长和教授回答问题。
对此,阳雯不无动情地感慨道,“看来科学会堂主席台,不只是校领导坐在上面布置传达工作的地方,也可以成为教师分享教育观点和理念的平台。
这既表现了学校鼓励教师更多地承担学校发展重任的良苦用心,也体现了学校办学的胸襟和胸怀。”
当天同台亮相的,发表不同观点和见解的,还有秉承传统文化、砥砺文化苦旅的旅游与文化学院的向怀林教授,以及致力于宣扬“互联网+教育”理念、推广“老师与平台从雇佣到合作”新模式的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我校政行企校发展理事会副理事长居琰博士。
居琰博士在《当大数据遇到互联网+》的报告培训中,对大数据的定义与内涵,重庆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背景和目标,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关系和意义都作了生动准确的讲解。
当谈到大数据遇到互联网+,企业和高校该如何与时俱进这个问题时,他坚定地说:“企业、高校谁先参透互联网+和大数据以及行业的关系,谁就能把握先机颠覆和创造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可否认,在现代大学精神价值的指向下,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越来越高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更是“大学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主流范本。
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如何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大学,如何将大学精神在时代背景下迸发出别样境界。
此次暑期干部培训,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应当把互联网思维提升到精神层面来认识和对待,并用于指导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一种方法论。
新使命
传承大学精神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紧随着时代脉搏,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将大学精神的传承、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作为学校培养人才、实现办学目标的基本元素。
向怀林教授在《大学精神与大学困境》的报告中,从大学发展的渊源,到古今中外的大学办学理念和精神,借解读《大学》之机,分享了自己对大学精神的功能、作用以及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在传统危机、价值危机、信仰危机的影响和绊连下,分析了大学的困境,并大胆提出了“理性面对、坚定信念,和而不同、理性回归”的解决思路。
而对于高校而言,必须在传承大学精神下,进一步树立文化强校意识,在大力实施文化培育工程的过程中,把握大学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式与途径,切实加强对文化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的培育,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手段,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与此同时,李奇副校长以《严以律己,干净做人-----做好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为题,为参训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三严三实”专题培训。
统一培训结束后,学校还分别开展了院长培训、党务干部培训、管理骨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规划培训等五个专题项目。
此次暑期干部培训,不但要提高大家的工作艺术、工作思维,还要告诉大家把心思和劲头儿放到工作上、放到学校的大局上,才能在传承中创新,才能在创新中前行,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培训,让大家感受到,要站位要高,立意要远,胸中有丘壑,才能方向准确。同时,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关乎全局的中心工作、学校关注的重要事情、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扎扎实实实现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深化大学精神内核,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责编/唐晓利】
本文来源: 广播电视
30.07.2015 19:08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开展省外重点接入服务商网站备案信息准确率拨测工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信管理局
我局组织召开重庆市城市通信管线补勘补测工作推进会
为深入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