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期待怎样的讲座

07.12.2016  21:33
大学里,期待怎样的讲座 - 教育厅
大学里,期待怎样的讲座 - 教育厅
大学里,期待怎样的讲座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为了聆听苏童的讲座,同学们将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西南大学供图)

杨澜做客重师“新闻大讲堂”。 记者 熊明 摄

精彩的讲座,让小伙伴们收获很大。(西南大学供图)

      本报记者 李星婷 四川美术学院 赵迎昭
      仅能容纳一两百人的报告厅,挤进五六百人;讲台周围盘腿坐着不少小伙伴,过道、门外、走廊全都挤满了人;还有很多同学因为挤不进报告厅,在门外举着手机录音……
      这是11月13日,著名作家、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在西南大学文学院“雨僧讲坛”举行讲座的景象。
      讲座,是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道风景。但好讲座“一座难求”,一般讲座“门可罗雀”,甚至有的讲座要靠点名打考勤才能留住学生……小伙伴们到底喜欢怎样的讲座?各高校举办讲座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怎样才能让讲座越办越好?近日,记者展开了调查。
      “那些充满温度和新意的学术讲座,是校园最美的风景之一”
      “写作是一个自我生长的过程,我的写作元素是祖先、家族、亲人的漂流迁徙。”“先锋文学是对时代的叛逆和过度回归,我开始思考自己是从哪个时期而来的生命,我把当年裸奔脱下的衣服一件件穿回来……”
      11月13日下午,苏童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写作、成长经历。拥挤的报告厅里,大家凝神静听,不少同学因为担心自己记不住,还举着手机录音。
      “苏童老师用最质朴动人的话语,给我们传递文学情怀与经验,非常有价值。”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秦涛感慨。
      有趣的是,与苏童一起前往进行此次讲座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清华。作为先锋文学研究者,张清华与苏童互相插科打诨,两人言语幽默,像说相声一样完成了对先锋文学、寻根文学、女性主义等文学现象的剖析和思考。
      “这种思想的碰撞对大家很有启发。”秦涛回忆,后来的互动环节,不少同学结合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问,现场十分活跃,把讲座推向高潮。
      “好久没出现过这样的盛况了!”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介绍,以文化、人文内容为主的“雨僧讲坛”是学校打造的系列品牌讲座之一。除“雨僧讲坛”外,西南大学还开设了以科技内容为主的“含弘讲堂”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学行讲座”等。
      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大高校都树立了自己的品牌讲座。如重庆大学有“重大讲座”、重庆交通大学有“明德讲坛”、重庆师范大学有“新闻大讲堂”等,曾邀请过王蒙、庄奴、杨澜、白岩松等名人开讲。“名人讲座‘一座难求’,不仅吸引了外校学生前来,一些市民也前往聆听。”重庆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这些校级的大型讲座外,各高校每个院系也会安排自己的讲座。“每天几乎都有1至2场大大小小的讲座。”西南政法大学学生杨思宇告诉记者,校园官网、教学楼下的海报常有各类讲座的信息,一些刑法名家、法律界人士结合案例剖析当今法律,非常有用。
      “好讲座给人启迪很大。”四川美术学院大四学生王强告诉记者,自己大二时听过一次中央美术学院尹吉男教授的讲座。讲座围绕明代宫廷名画《杏园雅集图》展开,以一种跨文化的理念思考美术史问题。“后来我看书视野拓宽了很多,思考问题更发散,这都是那场讲座给我的影响。”
      “在我上大学的80年代,那些充满温度和新意的学术讲座,是高校校园最美的风景之一。”曾任南风窗总编、中国周刊总编的资深媒体人朱学东曾这样回忆。他认为“讲座的作用是其他学习方法不能取代的。”
      “对讲座的内容没兴趣,就只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而已”
      然而,并非所有讲座都会受到追捧。
      “明天下午四点在五教学楼有一场讲座,请2014级全体同学提前10分钟到,请班长做好考勤。”11月23日,我市某高校辅导员在年级QQ群里通知。
      “又要去坐场了。”接到信息的蒋健同学摇头苦笑。所谓“坐场”,就是学校组织学生去听讲座,大家中途不能离开,听完还要打考勤。
      与蒋健有同样苦恼的小伙伴不是少数。记者了解到,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不少高校,有听讲座可修学分的规定。
      “每6个讲座换1至2个学分。”重庆师范大学学生陈娟告诉记者,每听完讲座后,便会收到班长发的学分单签到,班主任会通过教务系统进行审核。
      “学校的初衷是为了让我们多听讲座,但为了凑学分听不精彩的讲座很无奈。”学生刘萌萌告诉记者,一次自己按辅导员的安排听了一个新媒体讲座,“那老师讲得特别不好,主题都不清楚。”
      小伙伴们吐槽的还有讲座和课堂内容的重复。“有一次校内老师举办的先秦文学讲座,老师只在上课所用PPT基础上做了少许更改。”西南大学学生王洋说,一些听过这门课的同学签到后就各干各的事了。“这背离了举办讲座的初衷。”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刘雪芳则表示,来学校做讲座的嘉宾多是业界有成就的教授,但他们极其专业的语言风格确实让大家很难接受。
      “嘉宾在台上讲,台下大家自顾自发短信、玩游戏、听音乐……”记者在一位辅导员的微博上看见,好的讲座,大家站着也会听完;但如果对讲座的内容没兴趣,小伙伴就只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而已。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大学生是因为学校强制去听讲座;有25%的大学生认为被动去听讲座没有效果;另有60%的大学生只对名人讲座有兴趣;选择性听一些学术讲座的大学生只占6%。
      “当听讲座变成强制性的要求,它的‘味道’就变了。”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蔡敏认为,大学应该系统地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从而制定相应的讲座计划。“强迫学生去听不相匹配的讲座是一种浪费,也是不合适的。”
      “大学之为大学,即在‘其拥有一种学术没有疆界的世界精神’”
      怎样才能让大学讲座更有吸引力?
      百度百科关于“讲座”一词的起源显示:讲座源远流长,西周之始,至春秋战国至秦汉,都曾有过“讲座”以便百家争鸣。在欧洲,“讲座”的萌芽则产生于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里亚大学,为上层社会文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大学之为大学,即在‘其拥有一种学术没有疆界的世界精神’。”蔡敏认为,大学讲座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和社会知识的集散地,火花的碰撞使师生交流处于中心地位。
      “有高水平的讲座才叫高水平大学。”王本朝认为,高水平的讲座对大学生人格完善、能力提升、知识拓展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几年前,北大出版社曾经出版一套系列丛书——《在北大听讲座》,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王本朝告诉记者,这套讲座丛书由于“汇集了各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被喻为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十几年来畅销不衰。
      “这折射出的正是高水平学术讲座的魅力。”蔡敏说,嘉宾的名气影响受众参与度,同学们也确实更喜欢通俗、有趣的讲座。“这应该对大学讲座进行分层、分类安排。”他建议,既要有大众化的人文、热点话题讲座,也应该有小型学术讲座,以及关于创业、求职等生活类的指导型讲座。
      此外,讲座的形式也应该创新。如北京大学曾邀请杨振宁与莫言进行过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二人立场不同,给青年学子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视角,现场‘火花四溅’。”王本朝认为,这次苏童在西南大学讲座的成功,就在于形式有创新,胜过“一个人从头到尾讲两个小时”。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学习过一年的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生杨燕,则建议大家在听讲座之前应该围绕讲座主题做相应准备,进而思考、提问,与嘉宾多互动。
      “哈佛大学的一次讲座,学生能提两个小时问,且每个问题都显现出提问者的思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好的讲座需要学生和教师自由交流,氛围才好。
      “嘉宾讲得精彩,也需要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收获。‘讲’‘座’双方要配合,才能让大学里的讲座发挥应有的作用。”王本朝认为,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科、兴趣爱好,有针对性选择,养成定期“坐”下来听讲座的好习惯。“这对大家提升自我、丰富大学生活无疑大有裨益。”
      (文中部分学生为化名。西南大学司金冉、胡向艳、胡玲、袁梦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