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华中师范大学70多年前就在南岸招生上课?
什么?
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
在南岸就可以读?!
是的!
1939-1946年
武昌中华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
就在南岸米市街
开学授课啦!
▲ 修复后的米市街
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1912年,湖北黄陂县的陈宣恺和陈朴生
先后捐田二百石、白银三千两、
官票五千串、家藏书籍三千余部
同时还争得友人的支持和帮助
在武昌筹建了私立中华学校
这是中国第一所不靠政府和外国人
而独立创办的私立大学
它将中国古代兴办私学的教育传统
和近代日本、欧美大学体制相结合
开创出符合近现代中国国情的
高等教育模式
▲ 早期中华大学校门
迁往重庆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武昌中华大学
于1939年在南岸米市街筹建临时校舍
当时的重庆人才汇聚
时任武昌中华大学校长的陈时
先后邀请了
郭沫若、邹韬奋、邓朴民、杨杰、
陶行知、冯玉祥、邵力子、
范长江、李公朴等
有影响的进步学者、名流
到学校演讲
▲ 刻有“武昌中华大学重庆南岸临时校舍立础纪念,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十二月四日”等字样的奠基石
外语人才的摇篮
抗战后期
为了配合盟军对日作战
国民政府急需大批
懂外语的人才
曾在1944年、1945年
两次向重庆各大学招收翻译人员
征师生共计5000余人
武昌中华大学不少师生
都通过了英语和其他方面考试
合格后应征入伍
在当时的北碚复旦大学
和嘉陵新村中央训练团培训
毕业后享受少校军衔
随即奔赴抗日前线
从事翻译工作
当年,老师们都在这儿批改作业
武昌中华大学
在重庆走过了7年岁月
1946年春季
抗战结束之后
全体师生工友
由重庆迁回武昌旧址
校舍旧址变身民居
黄先生今年56岁
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米市街1号
他说:米市街1号
就是当年武昌中华大学教师
批改作业的地方
米市街1号的对面
围墙内原有栋房子
就是学生们当年上课的地方
▲米市街1号
米市街1号原本住了7户人家
周边也都是居民楼
一到夏天
大家就把凉板搬出来
一块块放在地上
乘凉休息
▲学生们的上学路……围墙里是当年的教室区域
等待重生
米市街1号
一栋由篾条与石灰
竹竿和砖石
造出的老房子
抗日的战火里
它是教师批改作业的场所
和平时
它是市民休养生息的家园
如今的它
静静地矗立在老街上
等待重生!
来源:南岸政务
原标题:那些年,在南岸就能读华中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