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十二五”教育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05.02.2016  16:57

 

一是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推进。 投入3.9亿元,新建、扩建、迁建城镇学校9所,新增校舍面积18.6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万余个。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打造特色村小41所。建成塑胶运动场83块,升级改造公民办学校食堂441个,添置师生课桌凳7万余套,安装直饮机292台。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大幅提升。 通过多种方式补充870人到教师队伍,其中315名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等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成立2个名师工作室,招收25名学员。每年与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二师等开展校(园)级干部教师各级各类培训1.2万余人次, 4名教师在全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三是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凸现。 西禅小学棕编、通桥小学丝网花在澳门展出,大足中学成为全国100所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之一,复隆实验学校被市文化委评为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与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对全区校本教材和校本教育资源进行指导开发和提档升级,促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办学特色。

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投入8500余万元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班班通率达95%,自主研发的“网上教研”“联体课堂”应用模式在全国推广。实验室、六大功能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设施配置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区教委应教育部邀请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作专题发言, 20多个省市来大足区考察学习。

五是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每年投入3600万元实施蛋奶工程和营养午餐,征地1.33万平方米扩建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投入168万元奖励优秀师生227人,资助贫困学生3210人。建立了7所乡村少年宫, 6所学校被培育为市级家校共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