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着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第一,抓控辍保学,让贫困学生“零失学”。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主题为“教师家访、干部下访”的大下访活动,全区1.1万余名公民办教师、200余名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宣传扶贫政策,搜集贫困学生信息,建立数据库,确保贫困学生底数清、情况明。建立贫困学生流失监控机制,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16年全年投入6399万元,免除学生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保教费及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生源地贷款4587人,金额3258万元;充分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奖教助学功能,开展资助贫困生、高中奖教助学和“暖冬计划”,惠及师生2151人次,共计101万元,实现资助体系全覆盖,使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没有因为贫困而失学。
第二,抓均衡优质,使农村教育“大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6500余万元,完成83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实现103所村小和212所普惠幼儿园的网络光纤全覆盖,创建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20所,计算机教室与班班通覆盖率达98%,中小学六大功能室建设率达到90.33%,搭建的“私有云资源库”覆盖所有学科,总量达25T,城镇和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资源使用率达95%以上,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采用教学教研互动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互动是指一所城区学校、一所农村学校,通过大屏幕、音响等设备实现实时观看、互动教学,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不配套的难题。教研互动,即加强城乡学校教师之间、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发放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和乡镇教师工作补贴,确保了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乡村教师交流稳步推进,坚持总体稳定、适度交流,“双突出、双优秀”的原则选拔领导干部,制发《加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全年培养乡村后备干部47人,提拔年轻干部42人,交流比例达16.7%。
第三,抓职业教育,争技能培养“重实效”。 一是启动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二是引导区内中高职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加大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三是实施中职教育“3+2”“3+4”分段培养、2所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普职协调融合发展,拓宽贫困家庭学生升学通道。四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