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申遗成功20周年 有望成为南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中心

03.12.2019  13:53

1999年12月1日11时45分,摩洛哥,对于重庆大足石刻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时刻。

世界遗产委员会23届全委会上,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回忆起当时情景,时任大足申遗委员会成员、现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感慨万千:“我们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20年弹指一挥,誉满天下的大足石刻研究也迈入了系统化、学科化的新高度。12月1日-6日,大足区举行2019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纪念会,10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会上披露的一些申遗细节,令与会者为之动容。

▲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工作人员检查卧佛的病害。

直面素颜获得通过

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5万余尊石窟造像演绎了石窟艺术于宋代步入晚期后的再度辉煌。

参会的许多人都是当时申遗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全程参与申遗工作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郭旃回忆说,大足石刻申遗有一段传奇经历,它没有经过惊天动地的正式考察程序,峰回路转,在千难万险之中直接进入会议审议程序,并快速通过。

据我所知,虽然在当时评估机制中这是允许的,但是这样的案例我没有听说过,也再没有见过。”郭旃表示,大足石刻是在没有刻意准备的情况下,直面素颜见远客,一下子赢得了当时国际权威专家的赞叹,获得国际机构和和同行们的认同。除了历史机缘和组织安排外,最主要靠的是大足人有厚重的文化素养和家乡情怀。

2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大足石刻作为室外文化遗存,又多以摩崖造像形式展现,直接与外界环境相依存。历经千百年冷暖交替、风吹日晒、雨雾浸蚀等自然因素作用,大足石刻一直面临着渗水、岩体失稳、风化、生物侵蚀等四大病害的威胁。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说,20年来,大足石刻共实施文物保护项目80余个。启动实施了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大足石刻石篆山抢险加固工程、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三维测绘与数字化项目等多项国家文物局专项文物保护工程。大足石刻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今年9月,历时16年、字数超过250万字、拓片、测绘图及摄影等图片达到1万幅的《大足石刻全集》正式出版,不仅为我国石窟考古界带来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大足石刻研究也得以推向一个新高度。

有望成为南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中心

跟北方四大石窟干燥少雨的气候环境不同,南方高温湿润的对石质文物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大足石刻不断尝试引进地质学、岩土工程、测绘、化学等领域的技术与学科知识,开展了针对文物本体的抢险加固、水害治理、防风化、本体修复等系列保护工作,形成了一批多学科合作的科研成果。“大足学”应运而生,成为目前国内外热门的研究学科。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王川平接受上游新·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大足石刻申遗成功20年来,文物保护理念与国际接轨,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才加速成长,许多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后有望成为南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为南方的石质文物保护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会议期间,来自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141名专家学者就“川渝石窟背景下的大足学”、“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石窟寺研究”、“宋代社会历史与川渝地区的宗教发展”、“石窟寺保护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新时代背景下的文物活化利用”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