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大队“四大举措”全面推进微型消防站创建

10.03.2016  16:08
   本网讯 为切实抓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积极引导和规范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重庆双桥大队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目前,双桥经开区已完成14家重点单位和8家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队员240人,各类灭火救援器材1736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领导重视,多方部署。自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大队第一时间向经开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汇报了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争取政策与经费支持。大队提请经开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拟建立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相关街道分管领导、社区负责人召开部署会,对建设微型站的背景、重要性及上级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明确了微型消防站建设的工作目标及任务,研究探讨了微型消防站人员组成、装备配备标准、工作职责流程等建设内容。
  二、因地制宜,完善配置。出台微型消防站相关的规章制度,特别要明确学习、工作、考勤、请假及奖惩等制度,用制度规范日常工作,将所有工作进行细化分,突出重点单位和社区的主体责任。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队员依托单位保卫人员和消防控制室人员担任;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由社区治安巡逻队员、保安员、社区工作人员、综治网格管理员等人员兼职。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场地主要依靠单位消防控制室和保卫室来进行设置;社区微型消防站场地由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等进行设置。重点单位和社区微型消防站执勤车辆都是在现有的治安巡逻车基础上进行加装改造,并根据相应建站标准,由政府统一进行器材装备配备。
  三、创建标杆,统一规范。为了确保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大队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向经开区管委会递交了《关于建立社区微型消防站“标杆站”的报告》,建议在辖区“三街一镇”分别先建立一个“标杆站”,以便其他社区参考借鉴,并对经费进行了科学预算。为了使“标杆站”的软件设施整齐划一,在报告中建议消防站牌匾、上墙制度等标识,统一由消防大队定制发放,确保了辖区微型消防站规范化建设顺利开展。将微型消防站纳入灭火联勤联动体系,实施统一调度指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四、帮扶指导,强化培训。大队对建成的每一个站点,统一建档编号,并分批开展岗前培训和检查验收,将日常业务操法、器材使用、防火巡查等作为培训重点内容,专门编写了《微型消防站人员业务实操手册》和业务技能学习光盘进行统一派发。将微型站管理纳入消防监督员日常监督、管理内容,点对帮扶指导各消防微型站日常管理、站房器材、防火巡查、宣传教育、值守联动等方面内容。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制定日常考核计划,对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推动不到位、拖延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不断完善微型站运行管理机制。(审核人:陈维波)